
蠶絲傳統工藝所用的染料絕大部分是直接、酸性和中性染料,而這些染料的染色牢度普遍較差,大部分的色牢度都只能勉強達到3級,深濃色更不易達到這一指標,蠶絲制品存在水洗色牢度差的缺陷,制約了我國蠶絲產品品質的提高。蠶絲織物一般采用卷染機和繩狀染色機染色。使用卷染機染色時,雖然織物在染色過程中始終呈平幅狀態,有利于勻染,但由于受到一定張力,容易使織物伸長,并且產生深淺頭、搭頭印、深淺邊等病疵;使用繩狀染色機時,織物在無張力狀態下染色,可減少織物的伸長,但又使得織物勻染性變差,易產生拖剎印、灰傷等病疵。
活性染料是反應性染料,是惟一能與蠶絲纖維以共價鍵結合的染料,可大大提高染織物的牢度,有望從根本上解決蠶絲織物的染色牢度(濕牢度)問題。冷軋堆染色工藝不需要固色前烘干和加熱固色工序,與普通軋烘蒸(焙)工藝相比,生產能耗大為降低,該工藝采用打卷堆置,織物受到的張力小,摩擦減少,不僅可以減少染色瑕疵,還可以保護織物,很適用于絲綢等“嬌貴”織物。
本文首先對蠶絲織物冷軋堆染色適用染料進行篩選,得出了雙乙烯砜型染料是蠶絲織物冷軋堆染色的首先染料。在此基礎上,研究染色工藝因素對冷軋堆染色效果的影響,并通過正交實驗確定了蠶絲織物雙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冷軋堆染色的最佳工藝,以期解決蠶絲織物的染色濕牢度問題,及降低生產能耗。
1實驗部分
1.1實驗材料、藥品及儀器
材料:蠶絲織物。
藥品:活性黃RR1#、活性黃RR2#、活性黃MP、活性紅RR1#、活性紅RR2#、活性紅GWF、活性紅EP、活性藍B1#、活性藍B2#、活性藍B(工業品,上虞億得染料廠提供);
汽巴黃LS-RHC、汽巴紅LS-BHC、汽巴藏青W-B、汽巴藏青LS-GHC、汽巴藍FN-R;
麗華素CA黃、麗華素CA紅;活性嫩黃K-4G、活性黃3RN、活性黃KE-4R、活性艷紅KN-5B、活性紅K-2BP、活性紅M-3RE、活性紅KE-3B、活性紅KE-3B、活性
儀器:RJ-350軋染機(上海雙翼實業公司),SF600PLUS計算機測色配色儀(美國DatacoLorInterna-tional公司),SW-12AⅡ皂洗牢度儀(溫州大榮紡織標準儀器廠),SHA-P型恒溫振蕩器,Y571A染色摩擦牢度試驗器。
1.2實驗方法
a)工藝流程:浸軋染液(染料與堿劑按體積比4∶1的比例混合)→打卷包膠紙→堆置→水洗(先熱水洗,后冷水洗)→皂洗→水洗(先熱水洗,后冷水洗)→烘干。
b)染色工藝條件:
染液:活性染料20g/L(織物淺中色染色時染料的濃度);堿劑:Yg/L;染液∶堿劑=4∶1(體積比),在冷軋堆染色工藝中,因染色時所需的堿性較強,為了降低染料的水解,染料和堿劑都是分開配制,在浸軋時才將染料和堿劑進行混合。
軋后帶液率:85%~95%;恒溫箱堆置溫度:25℃;堆置時間:24h。
c)皂洗條件:
皂片2g/L,95℃,浴比1∶25,皂洗20min。
1.3測試方法
1.3.1 K/S值的測定
用SF600PLUS計算機測色配色儀進行測定。
1.3.2固色率的測定
固色率表示與纖維鍵合的染料占染色前染浴中的染料總量的百分率。計算公式(1):
固色率=(皂洗后織物的K/S)/(皂洗前織物的K/S)*100%(1)
1.3.3牢度的測定



維反應,因而染料利用率可得到提高。在實驗選擇的8類染料中,一氯均三嗪染料的固色率最低,原因是一氯均三嗪活性基反應性低,在低溫染色時,其反應性進一步降低,即使將染色pH值提高或延長染色時間,也只有部分染料可固著在纖維上。采用反應性強的氟代均三嗪型活性染料染色,染料的固色率沒有明顯提高,原因是冷軋堆染色工藝中使用的堿性較強,而氟代均三嗪因活性高,易發生水解反應,染料的利用率不高。而乙烯砜型活性基反應性中等,耐堿性較好,
您所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