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布的印花在短短十年內飛速發展,但由于其尺寸穩定性在加工過程中難以控制,使得針織品、特別是含氨綸的棉針織布的圓網印花難以開發,這除了棉針織布自身的尺寸可塑性大,進布時自身的懸垂性重量和進布架的張力外,還受到車速變化的拉伸力,花型的形態和大小更難控制,遇到幾何花型更難保持花形原有的精神,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這就必須要對整個加工過程采取必要的控制,才能予以解決。
1含氨綸針織布的印花加工流程
織造開幅打卷→松布→(汽蒸)→預定形→前處理→(染色)→印花→蒸化→水洗→脫水→烘干→定形。
2分色設計稿的處理方法
計算機分色畫稿,首先要根據織物的品種、彈力的大小、花型的回位、套數、印花方式(直印、拔印、防印)、深淺層次復色,以及把畫稿縮放到符合生產要求的規格。
2.1印花尺寸的縮放
在回位允許的條件下,根據不同面料的氨綸含量縮放尺寸,制定印花車速、保持印花后的花型形態。一般棉氨綸中的氨綸含量在3%~5%之間時,圖案的經向放大l3%~l8%,緯向相對可以縮小3%左右;氨綸含量在6%~l5%時,圖案的經向放大20%~26%,緯向縮小5%左右。經向放大的比例要考慮到印花車速的快慢,所以制定描稿工藝的同時,必須考慮到整個印花過程的條件設計。在制稿的同時已經制定了圓網印花的各項參數。以上數據的印花速度控制在30~40m/min之間適用,如果印花速度在50m/min以上,那么花形的經向伸長比例要求更大,但是一般印花速度在40rn/min以下,無論在花形還是質量方面都比較容易控制。
2.2計算機分色時不同印花工藝中花型復色位的處理
針織布與梭織布相比,織造較為疏松,滲透性較好。所以,在處理畫稿時與梭織布印花稿略有差異。在針織布的染料直接印花中,印漿的滲透性都比較好,一般復色8~16絲,在印花設備的機械精度允許的情況下,以8絲好,保證印花精度,同時在處理疊色印花時,盡量減少滿蓋的三復色,防止印花壓糊;防印印花有涂
2.3考慮到制網的方法
描稿的收放尺寸還和制網的方法不同有關。目前,各公司使用較多的是噴墨制網和噴蠟制網,也有的還保留著用菲林制網。相對而言,噴墨制網較噴蠟制網精度稍差一點,因為噴墨制網是使墨汁在室溫條件下濕噴到圓網上面再進行曝光,墨汁有一個鋪開的過程,影響了畫稿的精度,縮放復色或單色邊緣時,必須考慮這部分的原因。當然,制網室的溫度和濕度是必須保持恒定的。
2.4鎳網網目的選擇
根據花型精細度和對不同面料厚薄的滲透性的要求來選擇鎳網的網目,鎳網是印花必不可少的材料,目前常用的鎳網網目有40、60、80、105、125、155等。鎳網的透漿率是一個重要指標,當然,實際的過漿量還和漿料的黏度、刮刀或磁棒的大小及壓力、印花速度、面料等多種因素有關。但與梭織布相比,針織布布紋較粗糙,因此印同樣的花型,用于印制針織布上選擇的網目較梭織布的可大一檔。50目主要用金、銀粒裝飾印花,60目用于大面積底色印花,80目用于膠漿、水漿等較粗花型和大塊面印花,l05目主要用于平整面料的精細套色,125目、l55目主要用于印花特別精細的花型。如果是毛圈布的拉毛絨或是天鵝絨的印花,印花精細度會受到布面紋路的影響,再高的網目都難以體現印制精細花型的效果,主要還是考慮印花的滲透性為主。所以,鎳網網目的選
3含氨綸面料的前處理手段
3.1預定形
由于氨綸為了改善在紡絲時運轉性能,在織造過程中使用了硅油類潤滑劑和其他助劑。這些助劑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自然降解致使纖維泛黃,織物的彈性下降。同時含氨綸面料在長期儲存中會形成“冷定形”,使織物在后加工中產生無法消除的永久性的折皺。所以,含氨綸針織布除了減少倉儲時間外,更重要的是織造后立即開幅后平幅卷裝。避免產生壓折痕的機會。
含氨綸針織物,下機后其纖維內部的氨綸存在一定的織造時形成的內應力。所以,預熱定形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過面料的一張一弛的過程而消除應力,使織物的尺寸充分穩定,消除織物在后加工中出現永久性的折痕。如果在圓筒織造時形成的線圈,第二個線圈在第一個線圈的左面,那么預定形時進布方向也應該左面前7%~10%(相對幅寬),使得和成品的扭度保持一致。
因此,最佳的預定形方案為:松弛→汽蒸(沒有汽蒸條件的軋熱水80℃)→超喂預定形→(進入面料前處理→定形→印花)。大多數染廠因為沒有汽蒸設備而直接軋水進入定形,當氣溫在10度以下時(冬天),面料上易產生折痕。面料通過汽蒸箱松弛后再進行定形,會收到滿意的效果。熱定形溫度以l85~190℃之間為好,定形時間45~60 S。定形溫度過高,會使織物泛黃。同時如果織物上的雜質和助劑因受焙烘的影響而部分降解,其降解物質一旦遷移到纖維內部產生斑痕,那么這些斑痕在后道加工中就很難去除,染色時纖維內部的油斑會首先吸收染料,而在保溫移染過程中又沒有能夠及時跑出來而形成染深斑,即使再進行剝色重染,還會殘留在面料上,所以,切忌195℃以上的高溫預定形,同時還會影響氨綸牢度。定形時的幅寬比坯布拉寬l0%~l5%,讓其在染缸中前處理時有一個充分的回復,使面料內應力完全消除。
3.2前處理
需印花的針織布也要經過前處理,去除棉漬雜質和油脂蠟質等,增加面料的白度和提高織物的潤濕、吸水性能,從而達到良好
3.3半制品的定形要求
半制品的定形,必須根據原設計的工藝進行,一般來說定形幅寬較成品幅寬寬3%~5%左右,經向縮率控制在成品要求的縮率以內,貼布的伸長等于描稿時放大的比例。如果是單面針織布,那么還需要槳切邊及最佳扭度的控制,減少因扭度而產生的印花緯斜。漿邊的寬度約lcm,斷點漿。不宜太薄或過厚,太薄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太厚了會影響近布邊的印花效果。涂料印花由于停留在布面的固漿相對地會增加面料的平方米克質量,所以在幅寬、縮率符合的條件下,克質量可以偏輕一點。
4圓網印花的操作方法
4.1縫頭
縫頭時首先檢查面料的正反面,縫頭前要先沿織造線切邊,兩邊對齊放平,用拷邊機縫頭后的面料擺布整齊,便于上機印花。
您所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