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試驗方法
1.1退漿工藝流程
軋蒸:預水洗→浸軋酶液→汽蒸→熱水洗→冷水洗→晾干;
軋堆:預水洗→浸軋酶液→打卷、保溫保濕堆置→熱水洗→冷水洗→晾干
1.2試驗主要工序
預水洗:將織物放入大于95℃蒸餾水中,浸1min,取出,擠掉多余水分。
浸軋酶液:將配好的酶液放在水浴鍋中恒溫30min,將預水洗后的織物浸入酶液1min,取出后軋液,二浸二軋,控制軋液率在65%左右。
汽蒸/保溫堆置:將軋過酶液的織物放到水浴振蕩器中或打卷后放到水浴振蕩器中,汽蒸一定時間。水洗:大于95℃的熱水洗2遍,冷水洗2遍。
2影響酶反應的因素
1)pH值的影響環境pH值會影響酶蛋白的構象和酶分子及底物分子的解析狀態,從而影響酶的活性。在某一pH值下這種酶的反應速度達到最大值,這一pH值通常稱為該酶作用的最適pH值。淀粉酶的品種不同,其最適pH值不同,現有淀粉酶一般適應的pH值在4.5~8之間。
2)溫度的影響隨著溫度的升高,酶反應速度加快,一般溫度升高10℃,反應速度增加1~2倍。隨著溫度升高,酶蛋白會逐漸變性失活,所以酶反應具有一最適溫度,如試驗中所使用的L2000淀粉酶,溫度20~95℃。
3)酶液濃度的影響在生產過程中,隨著酶濃度的不斷增加,反應速度也不斷增加,所需反應時間減少。
4)金屬離子或活化劑的影響一些金屬離子和鹽可以活化酶的反應,例如鈣離子或鈉離子等,食鹽對胰酶有活化作用,而對細菌酶無活化作用,GaCL2對胰酶和細菌酶都有活化作用,所以退漿不必用軟水或加入軟水劑。不過應用GaCL2作活化劑可能會帶來另一些不利的因素,若GaCL2含有微量的銅、鐵鹽時,會對酶起抑制作用,另外,它還會使一些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發生沉淀。
5)淀粉漿凝膠化的影響在采用其他退漿方法時,淀粉凝膠有礙退漿劑的滲透,為此一般先用20~30℃的水使淀粉預溶脹,避免淀粉凝膠化,才能提高退漿效果。但在酶退漿時,由于凝膠化的淀粉有利于酶與淀粉分子的
6)漂白劑的影響
3結論
1)經試驗得出各種酶在不同工藝下的最佳效果。
2)采用寬溫幅淀粉酶L2000和中溫淀粉酶LT74在高溫汽蒸和中溫軋堆工藝條件下均能獲得較好的退漿效果。寬溫幅淀粉酶L2000一般在較高溫度下短時間(90℃,10min)內可以達到中溫淀粉酶LT74長時間(60~70℃,30~60min)的相同效果,可根據所采用的工藝要求分別加以選用。
3)由試驗結果可知,酶退漿方法簡單,退漿率較高,可達90%,速度快,適合于連續生產,對棉纖維無損傷,所以是一種很好的退漿方法。與堿退漿相比,節省成本,且無污染,堿退漿后,BOD、COD為10000而酶退漿后,BOD、COD減為1 000,雖然還未減至最佳范圍,但比起堿退漿,已大有進步了。般淀粉酶對氧化還原漂白劑不穩定,它們都對酶的活力有害。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