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雙氧水漂白活化劑301P的應用性能
1.1活化劑301P的性能及作用機理
活化劑301P是以AOBS(烷酰氧苯磺酸鈉)為主活化劑,并輔以相關促進和保護組分的復配型產品。它可用于棉織物的同浴練漂,處理溫度低于40℃,堆置時間可縮短至6~8 h。活化劑301P呈淡黃色粉末狀,能通過生物降解為二氧化碳、水、氨和硝酸鹽,屬環保型前處理助
H2O2分解后,其漂白的有效組分是HOO-,分解機理為:H2O2HOO-+H+。根據化學反應平衡原理,漂液中加入堿,能中和H+,促進HOO-的生成。活化劑301P中的AOBS可與HOO-發生親核取代反應,生成比H2O2更為活潑的過氧乙酸陰離子,能在低溫、低堿條件下發生漂白作用[1-5]。
1.2活化劑301P對雙氧水分解率的影響
1.2.1材料
織物(27.8 tex×2)×58.3 tex 150 g/m2純棉平紋布
藥品活化劑301P(市售);雙氧水,雙氧水穩定劑(淮安市天虹化工原料有限公司),氫氧化鈉;精練劑L-25,螯合劑CA-60(上海立明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以上均為工業品)。
1.2.2漂白工藝
稱取15 g未處理織物,按浴比1∶30配制漂白液,在恒溫水浴中加熱至一定溫度后進行漂白;取出水洗,晾干。
漂白處方/(g/L)
H2O22
穩定劑2
活化劑301P 6
精練劑L-25 2 NaOHx
1.2.3雙氧水分解率測定
雙氧水分解率用高錳酸鉀標準溶液測定,由式(1)算得:
雙氧水分解率=V1-V2V1×100%(1)
式中:V1———漂白前,10 mL漂液消耗的高錳酸鉀標準溶液體積;
V2———漂白至規定時間后,10 mL漂白殘液消耗的高錳酸鉀標準溶液體積。
1.2.4影響因素分析
(1)NaOH用量對H2O2分解率的影響
將未處理機織棉坯布置于1.2.2節所述漂液中,于40℃處理30 min,測得H2O2分解率和織物的白度值,結果見表1。

表1中,當NaOH質量濃度在1.5~2

由表2可知,在低溫和低堿條件下,若不添加活化劑301P,H2O2分解率很低,漂白作用很弱。加入活化劑301P后,隨其用量增加,H2O2分解率逐步增大,織物的白度也逐漸提高,這說明有更多H2O2分解成HOO-,并通過與活化劑301P的進一步反應生成過氧乙酸負離子,發揮漂白作用。但當活化劑301P的用量達到一定程度后,織物的白度無明顯增大的趨勢。因此,活化劑301P合適用量為6~8 g/L。
2活化劑301P在冷堆前處理的應用
2.1試驗工藝
2.1.1織物
(18.2 tex×2)×72.9 tex 450 g/m2厚棉毯坯布
2.1.2活化劑301P冷軋堆前處理工藝
工藝流程坯布→浸軋冷堆液(多浸二軋,軋余率100%)→打卷堆置8 h→熱水洗(95~100℃,兩格)→溫水洗(兩格)→冷水洗(兩格)→烘干
工藝處方/(g/L)
螯合劑CA-60
2精練劑L25 10
NaOH(100%)x
活化劑301Py
雙氧水(100%)z
雙氧水穩定劑10
2.1.3試驗結果分析
(1)雙氧水用量
在活化劑301P 8 g/L,NaOH 2 g/L條件下,采用不同的雙氧水質量濃度對純棉織物坯布進行處理,測定處理后織物的白度、毛效及強力下降率,結果見表3。

由表3看出,隨著雙氧水用量增加,織物的白度和毛效提高,而強力下降。當雙氧水用量超過20 g/L時,白度和毛效不再增加,強力下降嚴重。因為在堿性條件下,雙氧水用量超過10 g/L后,會氧化纖維素,使織物強力下降。綜合考慮,選用雙氧水用量16 g/L。
(2)活化劑3
活化劑301P用量對漂白效果及強力的影響見表4。處理條件為:H2O216 g/L,NaOH 2 g/L。

由表4可知,隨著活化劑301P用量增加,織物的白度和毛效變化不大,強力有所下降。活化劑301P在堿性條件下,對織物中的棉籽殼、果膠物質、含氮物質及蠟狀物質等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使織物的吸水性增強,因而白度和毛效提高。綜合考慮,取活化劑301P用量8~10 g/L為宜。
您所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