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純棉高支高密織物經過樹脂防皺及柔軟整理,其親水性能受到較大的影響,在被污跡沾污后,極不容易洗除。本文所研究的課題是選擇一種較好的易去污整理劑和優選出最佳工藝條件,對經樹脂防皺及柔軟整理的純棉高支高密織物進行易去污整理。這一課題由省化學研究所和我單位共同承擔。
2.易去污的原理
排除洗滌液的組成條件和機械力等因素,織物在洗滌過程中,污垢要易于洗滌掉,主要決定于織物表面的性質。在織物表面引進親水性基團或親水性聚合物,達到降低水/纖維相界面張力值和提高油/纖維相界面張力值,就可以提高防皺和柔軟整理后純棉高支高密織物的易去污性能。
3.實驗部分
3.1.測試方法及結果評價標準
3.1.1.織物規格:純棉5/2×5/2(598.5×283)×98cm高支高密府綢。
3.1.2.污油配制:為了盡量摸擬人體及環境對襯衣面料自然污油的成份,參考兄弟單位的相關標準,我們按以下處方配制污油。取:
汽車發動機廢污機油(粘度為3.7±0.05Pa·S)2%
液體石蠟2克(化學試劑)
豬油2克(食用)
三氯乙烯30毫克(化學試劑)
無色汽油70毫克(工業用)
將石蠟、豬油置于燒杯內(若豬油凝固可微加熱熔化),加入三氯乙烯攪拌均勻;用無色汽油將廢機油混合后倒入石蠟、豬油燒杯內,攪拌均勻。
3.1.3.沾污油方法:
將試樣織物置于玻璃板或塑料薄膜上,用小號滴管吸取污油,在試樣織物上滴3滴污油(滴管距試樣1cm)然后在污油處蓋上一塊塑料薄膜,再用20克重砝碼壓在污油中心1分種,移開砝碼和塑料薄膜,在室溫條件下,讓污油試樣置放3小時。
3.1.4.試樣的洗滌:
試樣重:洗滌液=1︰30;水溫30±3℃。洗衣粉(一般)2克/升,洗液不少于26升,試樣重量不足時,應用試樣織物或近似織物補足。
洗衣機開至“標準”檔,洗10分鐘,脫水2分,用室溫清水漂洗兩次,每次2分,即完成一次洗滌。干燥可以采用晾干或烘干。待沾污油試樣要熨平整。
3.1.5.沾
3.1.6.易去污級別的評定:
按國標GB251-84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最好為5級,最差為1級)。一般同時評定兩塊試樣,若兩塊結果相差太大,應再取一塊復測,以多數為準。
3.2.易去污劑的收集:以提高織物親水性和防油性能為前提,我們收集到的試劑列入下表:
3.3.易去污整理劑篩選
3.3.1.對2?!?#試劑進行小樣篩選
表1.易去污試劑樣品來源表
編號 | 名稱 | 產地 |
1# | (空白) | |
2# | 防油污劑AG710 | 日本 |
3# | 防油污劑AG480 | 日本 |
4# | 防油污劑OlephpolG | Ciba?Geigy |
5# | 防油污劑AG780 | 日本 |
6# | 易去污劑FornaxW | Ciba?Geigy |
7# | 易去污劑CS—3 | 常州化工所 |
8# | PerapretDK | BASF |
9# | 易去污整理劑C | 徐州氣體廠 |
織物:是經過防皺整理的純棉5/2×5/2(598.5×283)×98cm府綢。
小試工藝流程:織物→二浸二軋工作液→預烘→焙烘→沾油污→洗滌→熨干→測定評級。
工藝條件:表內試劑的工藝條件都是根據該試劑說明書允許的最佳值。軋余率為70—75%。1#(空白)是經防皺整理后的織物,不浸軋工作液,以下均同。
表2.試劑工藝條件及測試評級表
編號 | 濃度g/l | 焙烘溫度℃ | 焙烘時間(s) | 初試評級 | 復試評級 | 備注 |
1# | 2 | 2 | ||||
2# | 30 | 190 | 30 | 3 | 3 | 焙烘后發黃 |
3# | 30 | 190 | 30 | 2 | 2 | 焙烘后發黃 |
4# | 30 | 185 | 30 | 3—4 | 4 | 焙烘后發黃 |
5# | 25 | 170 | 90 | 4—5 | 4 | |
6# | 25 | 185 | 30 | 2—3 | 3 | 焙烘后發黃 |
7# | 40 | 160 | 120 | 3 | 3 | |
8# | 60 | 170 | 25 | 3 | 3 | 焙烘后手感硬 |
9# | 30 | 160 | 150 | 3—4 | 3—4 |
注;1#(空白)
從表2試驗結果來看:4#、5#、9#試劑較好,有明顯的易去污作用,達到課題要求的目標3—4級。但4#試劑由于焙烘溫度過高,焙烘后織物發黃。
3.3.2.試劑的進一步選擇
根據課題的要求,省化學研究所對9#試劑進行了分析研究,研制名為CSR的
工藝流程:同前。試樣為該織物半制品。
工藝條件:軋余率.70—75%
5#試劑濃度25g/l;CSR濃度7.5g/l
焙烘溫度165℃;焙烘時間2分鐘
用二者與由無甲醛樹脂NFR和柔軟劑WSS組成的防皺整理液一浴法進行試驗。
表3.5#與CSR易去污結果對比表
編號 | 初試評級 | 復試評級 | 備注 |
空白 | 2 | 2 | 手感滑糯挺括 |
5#(日本) | 4 | 4 | 手感滑糯挺括 |
CSR(省化研所) | 4 | 4—5 | 手感滑糯挺括 |
試驗表明:CSR具有良好的易去污能力,與防皺整理液同浴,手感滑糯挺括,達到國外試劑的水平。
3.4.試劑CSR易去污工藝條件的選擇
3.4.1.工作液的穩定性
按工藝要求將無甲醛樹脂NFR,柔軟劑WSS、易去污劑CSR及其它助劑配制成的一浴法工作液,在室溫條件下放置24小時,其外觀澄清,不分層、不發熱,無混濁沉淀物產生,故工作液的穩定性是可靠的。
3.4.2.軋余率的選擇
工藝流程:同3.2(以下試驗均同)
工藝條件:CSR濃度.7.5g/l
焙烘溫度165℃;焙烘時間2分與無甲醛樹脂NFR,柔軟劑WSS同浴(以下試驗均同)。
表4.軋余率選擇表
軋余率% | 60 | 70 | 80 |
易去污性能(級) | 4 | 4—5 | 4—5 |
手感白度 | 好 | 好 | 稍差 |
空白樣評級 | 2 |
根據實驗,選擇軋余率為70—75%。
3.4.3.易去污劑CSR用量的選擇
工藝條件:軋余率.70—75%
焙烘溫度165℃;焙烘時間2分
表5.CSR用量選擇表
CSR(g/l) | 5 | 7.5 | 10 | 12.5 |
易去污性能(級) | 4 | 4—5 | 5 | 5 |
洗20次 | 3—4 | 4 | 4—5 | 4—5 |
手.感 | 好 | 較好 | 較差 | 差 |
從表中可以看出,隨著用量的增加,易去污效果逐漸增加,而焙烘后織物的手感逐漸變差,耐洗性隨著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同一個用量去污效果隨著洗滌次數的增加而減弱。結合成本考慮。我們選擇CSR的用量為7.5g/l。
3.4.4.焙烘溫度的選擇
工藝條件:軋余率.70—75%
CSR.7.5g/l
焙烘時間2分
表6.焙烘溫度選擇表
焙烘溫度℃ | 150 | 160 | 170 | 180 |
易去污評級 | 5 | 4—5 | 4—5 | 4 |
洗20次評級 | 3 | 4 | 4 | 4 |
手感白度 | 好 | 好 | 尚好 | 差 |
空白評級 | 2 |
從織物整理后的易去污性能、耐洗性、手感白度及防皺彈性要求綜合考評,我們選擇焙烘溫度為焙烘溫度165℃。
3.4.5.焙烘時間的選擇
以防皺整理的焙烘時間為參考,我們選擇2分鐘為焙烘時間。
3.4.6.易去污劑CSR的配伍性
我們用CSR與2D等樹脂,DH等柔軟劑組合試驗,織物的易去污效果及耐洗性也較好,而且工作液也穩定,說明CSR有良好的配伍性。
您所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