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麂皮作為美觀、時髦和身價的象征,價值極高。但天然麂皮的使用受到產量、價格等限制,為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人們開發了人造麂皮(仿麂皮)產品,該類產品開始時從對天然棉基布上進行磨絨和剪毛,發展到目前的超細纖維為材料來開發產品,前者僅注重于外觀上的仿制,在性能方面(如耐寒性、觸感、透氣性、透濕性)很不理想。而超細纖維技術與聚氨酯的結合,使仿麂皮絨產品達到了真假難分的程度,而且改善了麂皮本質的不足(如水洗變硬、收縮、品質、尺寸穩定性、厚度等均勻性差、易破碎、染色堅牢度差、手感呆滯、有異味易受蟲蛀和霉變)。特別是多功能整理,賦予經向麂皮絨拒水、拒油、防污、抗靜電、阻燃多功能。因而使該類仿麂皮產品身價倍增,因其優越的服用性能和獨特的產品風格,受到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市場需求越來越大,要求生產廠家具有較高的印染高新手段和特殊的后整理能力生產出大批量的該類產品,由于該產品染整工藝流程長,牽涉到超細纖維織物的前處理減量,聚氨酯整理,磨毛及多功能整理,給正常的染整加工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通過進行各種不同工藝的試驗和摸索,制定了整套的工藝流程和工藝條件,批量生產后,成為深受廣大用戶歡迎的高檔產品。
2仿麂皮整理原理
天然麂皮絨是由膠原質的底版為主體結構,經過表面涂有金剛砂的研磨輥研磨,表面產生了一層很細的絨毛,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到其表面是互相交織的纖維簇,底根和絨毛的纖維極細,這種細密的纖維毛層賦予了麂皮特有的性能"書寫效應"。人造麂皮就是利用超細纖維特性,通過染整技術手段使其成為麂皮絨,即表面絨毛細密、手感柔軟光滑,具有一定的皮質感,"以假亂真"。不僅從外觀上的仿制,而且深入到織物結構上的仿制和功能疊加,可使外觀和服用性能與麂皮相媲美,而且價值倍增。
要模仿天然麂皮,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絨毛必須由超細纖維組成。2)從基布組織中的纖維能夠獲得均勻分散的
仿麂皮絨整理已進入超細纖維時代,由于超細纖維最顯著特征是其單絲直徑大大低于普通纖維,為一般纖維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不等,這決定了超細纖維許多不同于常規纖維的特性。經過加工的經向麂皮絨,超細纖維織物表面有其麂皮樣皮質感,絨面絨毛細膩,光滑手感的仿真效果,具有良好"書寫效應"。另外,多功能經向麂皮絨除了在前處理和染色加工中采用一些復雜的工藝外,同時還要賦予織物的多功能性,使織物在具備一般麂皮絨的特性外,還具有一些功能性。
利用氟化物進行功能性"<a href="http://www.e-dyer.com/search.do?method=searchArticle4Action&word="">三防"整理(拒水、油、污)達到三防效果。
對于高檔裝飾品種來講,阻燃與抗靜電共同集于一身,也是工藝的一大難題。經過反復試驗,我們認為以下幾點是該產品的生產技術關鍵:
(1)超細纖維及基布的選擇。
(2)織物的前處理工藝的選擇,工藝條件的確定。
(3)染料的選擇即改善織物提升性、勻染性、移染性和遮蓋性較好的染料進行染色。
(4)后整理——聚氨酯整理及磨絨整理。
(5)功能性整理劑的篩選。
3試驗工藝的選擇及條件的確定
3·1超細纖維及基布的選擇
人造麂皮產品載譽全球,是由于其優良的性能、價值比真麂皮還高,這正是由于人造麂皮采用超細纖維作基材的緣故,超細纖維密度與絨面產品價格密切相關。(見表1)
表1纖維線密度與絨面效果關系
纖維線密度(dtex) | 手感< | 書寫效應 | |
1.1 | 粗糙 | 稀疏 | 無 |
0.56 | 有絲鳴聲 | 不太均勻 | 幾乎無 |
0.22 | 平滑 | 均勻性一般 | 弱 |
0.11 | 類似皮革 | 較好 | 很明顯 |
0.011/0.001l | 真皮、細膩柔軟光滑 | 均勻性好 | 非常明顯 |
從表1看出,超細纖維直徑用線密度表示,線密度越小,直徑越細,絨面的絨毛均勻性越好,書寫效應越明顯,皮質感越好,手感柔軟、光滑、細膩,仿制效果越成功。因此,我們選擇產品的基布規格為經向為進口海島絲0.02dtex以下(以85/15比例),緯向為100%滌綸紗。105D/486F×l50D/96F,密度為210×110根/1Ocm,成品幅度58/59。
3·2前處理工藝流程的選擇
(1)坯檢→翻縫→退漿→減量→開纖→預定型→磨絨→染色→(脫水)手工開幅→定型1→定型2→成品
(2)坯檢→翻縫→迸缸前處理→開纖處理→預定型→磨毛+染色+(脫水)+手工開幅+定型1
+定型2+成品
(3)坯檢+翻縫+冷堆前處理+開纖處理+預定型+磨毛+染色→(脫水)→手工開幅→定型1→定型2→成品
前處理:退漿,減量是對聚酯及超細類織物進行堿減量加工,其目的是進一步提高柔軟性和懸垂性,但減量速度很快,加工難度大,主要發生在高分子物與NaOH間的多相水解反應,使聚酯表面纖維分子鏈的酯鍵水解斷裂,不斷形成低聚合度的水解產物,最終形成水溶性的對苯二甲酸鈉和乙二醇。其總反應如下:

其中氫氧陰離子起催化作用,其反應歷程如下:

由于該產品的基布結構經向為海島型超細纖維,緯向為聚酯纖維,和常規結構不同,因此反應的均勻性較差,水解速度不同,纖維強力降低也較大,減量率應控制在較低的水平8%左右,同時控制好溫度、堿濃度,時間,促進劑濃度及溶液流動狀態對減量的影響,減量后的纖維由原來較粗逐漸剝蝕變細,皮層逐漸被剝蝕,改變染色性能,提高勻染性。
3·3三種工藝流程效果比較
工藝1:平幅退漿、油劑去除均勻,生產連續效率高,處理效果一致.
工藝2:效果均勻一致,減少工藝流程,疵布率
工藝3:效果較好,但時間長,效率低.
綜上比較,工藝(1)適應現有生產需要。
3·4工藝流程確定后,工藝條件試驗如表2
表2不同前處理工藝條件的效果比較
工藝條件 | 1 | 2 | 3 | 4 |
NaOH | 5 | 8 | 21 | 28 |
W/777 | 2 | 2 | 1 | 1 |
手感 | 差 | 差 | 好 | 好 |
減量率 | 無 | 1.2 | 8 | 12 |
漿料 | 有 | 無 | 無 | 無 |
經過對比試驗,工藝(3)比較合適,手感好,漿料去除凈,減量率比較適中,見表2。
您所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