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四個條件缺一不可。同時具備這四個條件才能認定一批棉花有主體顏色級,可以按照組批規(guī)則進行組批。無主體顏色級的情況。如果按批檢驗的一批棉花中,有以下條件之一者均被判斷為無主體顏色級:(1)經(jīng)檢驗,沒有占到80%及以上的顏色級;(2)顏色級超過了3個;(3)顏色級的類型超過了2個;(4)有一個顏色級占到80%及以上,但其余的顏色級與其不相鄰。
按照標準規(guī)定,無主體顏色級者組批時應進行挑包整理。
理解“相鄰”在新老標準中的不同含義,準確掌握“相鄰顏色級”的概念
主體顏色級的確定需要準確把握相鄰顏色級的概念。在顏色級定義中的“相鄰”的概念,與原主體品級定義中的相鄰有所不同。主體品級定義中的“相鄰”只有“上下相鄰”。而在新標準的棉花顏色分級圖中,任意一個顏色級可以通過反射率(Rd )和黃色深度(+b )值標定。在這個二維空間中,相鄰包括了上下相鄰(見圖1)、左右相鄰(見圖2)和對角相鄰(見圖3)三種情況。
舉例說明:與白棉三級(31)相鄰的顏色級包括白棉二級(21)、白棉四級(41)、淡點污棉一級(12)、
淡點污棉二級(22);與淡點污棉二級(22)相鄰的顏色級包括白棉三級(31)、白棉四級(41)、淡點污棉一級(12)、淡點污棉三級(32)、淡黃染棉一級(13)、淡黃染棉二級(23)、淡黃染棉三級(33)。
為了便于記憶和使用,在GB 1103.1—2012宣貫教材中第19頁作者給出了“顏色級與相鄰顏色級對照表”(見表一)。但表中出現(xiàn)部分錯誤,即淡黃染棉二級(23)的相鄰顏色級——左右相鄰顏色級是淡點污棉二級(22),上下相鄰的顏色級是黃染棉1級(41)和黃染棉2級(42)是錯誤的。淡黃染棉二級(23)的相鄰顏色級應該為:左右相鄰顏色級是淡點污棉二級(22)、黃染棉1級(14)和黃染棉2級(24),上下相鄰顏色級是淡黃染棉1級(13)和淡黃染棉3級(33)。正確的對照表見表2。
(作者單位:中國棉花協(xié)會)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