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所選用的染料,其染色性能盡量接近(如:直接性、上染速率、勻染性、牢度等) b.熟悉每種染料的基本色譜,以最少只染料拼色為好(一般二拼色、三拼色,很少有四拼色) c.打樣后校對色光,必須在北光核對,如客戶有要求,則在客戶規定的燈光下進行。 (4)打樣 打樣的工序必須模擬大生產的工藝條件。例如調色過程、印花壓力、蒸化工藝、水洗條件等都要接近大生產。這樣,才會使小樣與大生產樣的重演性得到保證。 A、A、打樣處方:
處方1(直接印花) 糊料60 酸性染料X 硫酸銨2 乳化糊10 尿素1-3 水Y/100 處方2(拔染印花) 糊料70 酸性染料X 冰醋酸1 還原劑5-10 滲透劑3-5 穩定劑0.5-1 水Y/100
B、說明:
作為酸性染料,印花用糊料的選擇范圍比較廣,品種多,但選擇糊料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a、糊料本身不能帶色素,否則即使是用鮮艷的染料,也會因糊料的影響而使其鮮艷程度受損。
b、糊料的滲透性要好,且花形輪廓要清晰,即抱水性好,不滲化。
c、糊料的給色量要高,且蒸化后容易洗除。
C、乳化糊的加入是為了便于潤滑有利于刮印,可調節大生產時糊料的剪切應力。
D、尿素,對染料的助溶、溶解、吸濕起到良好的作用。可穩定色漿。并在汽蒸時有吸濕作用,促進纖維膨化,有利于染料向纖維內部滲透,提高染料給色量。但用量不宜過多,否則,在印花時會發生滲化、影響印花的邊緣效果。
E、撥染印花中的還原劑的選擇必須慎重,氯化亞錫是常用的撥染劑,但在蒸化時易放出鹽酸腐蝕設備,加工錫較好,但是價格貴一點。
三、印花后整理
織物經印花烘干后,必須進行蒸化、水洗等工序。染料發色是否正常與蒸化的工藝條件和設備緊密相連。
1.蒸化工藝條件
(1)直接印花:園筒開汽壓力0.07MPa 20-30′
蒸化機100-102℃20-25′
(2)撥染印花:園筒開汽壓力0.09MPa 8-12′
蒸化機100-105℃10-15′
2.水洗
(1)設備水洗設備有二大類型,即繩狀水洗及平幅水洗機水洗,就植絨布來說適合選用平幅水洗機。水洗工藝流程如下:
(2)平幅水洗機工藝流程
|
室溫水洗→ |
室溫水洗→ |
熱水洗→ |
熱水洗→水洗→水洗→水洗→烘干 |
|
(清水×1) |
(固色劑×1) |
(60℃×1) |
(70℃洗滌劑) |
3、整理
植絨織物經印花水洗后,一般都要進行拉幅、柔軟等后處理,這可以在專門的熱定型拉幅機中進行,也可在植絨機的烘房進行。如在植絨機的烘房進行,則必須在水洗的最后一道加入柔軟劑等。在后整理中除一般的柔軟整理外,還有許多特種整理。例如防蛀、防霉、放火等,視產品的要求來決定生產的工藝。
四、轉移印花
轉移印花是利用某些分散染料的易升華的特點,用分散染料做成轉移印花紙,然后使承印物與轉移紙復合在一起,經過熱壓使紙上的圖案轉移到織物上。其中滌綸、錦綸、晴綸都比較適合于轉印。
轉移印花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絨毛本身的質量,即織物表面的絨毛密度必須大一點,維持在高溫印花時相互依靠。減少光曲度或收縮傾向。每平方米的絨毛密度以大于75g好。
絨毛具有吸收染料的性能。因此,在轉印之前要清洗和熱定型。如有可能的話,生產絨毛的絲束在前處理時就要洗去油劑,因為如果轉印染料附著在帶油的絨毛上,那么染料不易滲透到絨毛內部而很容易被摩擦掉。
轉移印花時染料從紙上升華轉移到絨毛上需要一個過程。一般分散染料完全能轉移到織物上要30秒左右的時間。由于分散染料對錦綸的上色率不是很高,一般中淺色花紋適合用轉移印花。
五、利用印花手段的新產品開發思路
1.可利用涂料進行毛尖印花。通過調節印花壓力的大小使印花時不滲透絨毛根部。
2.先在植絨布底布上印上花,然后用透明植絨漿進行白色或淺色毛植絨,使圖案從白色絨毛下返襯出來,隱隱約約可見。
3.可以在植絨機的上膠部分配上3-4個園網頭子。可做3-4套色。然后用不同色的粘合劑印到底布上,然后全部植上白毛;這樣最后的產品就可以是3-4個色組成。這是由于底面粘合劑顏色不同而產生的套色效果。如果可能的話,在粘合劑中加入易升華的染料,這樣,隨著培烘的進行,在一定條件下,這些粘合劑中的染料會順著絨毛底部向上延升。由此法也可制作出許多產品。只要把單一園網的植絨機稍加改造即可。
其實,還有許多種方法可“合成”出新產品。一個新產品的產生,往往是許多種加工手段的有機結合。而且這種結合必須有一種科學的搭配,必須可操作性,能適應大生產要求。總之,植絨在我國還剛開始,發展前景非常廣大,誰擁有了產品,誰就擁有市場。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