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復合材料技術中心日前率先突破了我國急需優先發展的高性能碳纖維產品T800碳纖維的關鍵技術和專用設備的研制,建成了國內首條具有25噸生產能力的T800碳纖維生產線。
據了解,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復合材料技術中心由江蘇航科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與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產學研合作建立。T800產品的成功產出及產業化生產,不僅提升了我國碳纖維材料的研發和技術水平,解決了制約我國高性能碳纖維材料國產化的技術瓶頸問題,同時還打破了日、美等發達國家對我國進口高品質碳纖維的技術封鎖,對滿足我國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領域對高性能碳纖維材料的急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嚴洲)
福建百宏成立化纖院士專家工作站
本報訊 福建百宏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近日正式揭牌,成為福建省內化纖行業首家院士專家工作站。此次院士專家工作站的正式揭牌,不僅對于合作雙方具有重大意義,對于協助晉江紡織化纖產業解決重點技術攻關難題,促進產業升級,同樣具有較大作用。
雖然院士專家工作站本月才揭牌,但實際上,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工作去年就已經展開,百宏公司已經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先后簽署了4個項目,依托院士團隊強大的科研力量,百宏公司在新技術的開發上已經取得了新的突破。
與此同時,百宏公司還將依托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立更為完善的技術研發中心和人才團隊,大力凝聚和引進人才,從不斷適應終端市場需求變化的角度出發,開發更多多功能、多樣化的產品。 (李智)
中國石化合成氣制乙二醇項目通過審議
本報訊 日前,中國石化重點科技開發項目1000噸/年合成氣制乙二醇成套技術中試研究,通過了中國石化科技開發部組織的專家審議。
這項研究由中國石化科技部組織,上海石化研究院、上海工程公司、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和揚子石化成立攻關組共同研究,上海工程公司承擔總體院職能及亞酯發生、氧化酯化、偶聯等部分的工藝和工程技術開發任務。
1000噸/年合成氣制乙二醇技術于2012年6月開始中試試驗,開發了1000噸/年合成氣制乙二醇中試成套技術,完成了一氧化碳偶聯、草酸酯加氫、一氧化碳精制、尾氣處理催化劑的配方優化和擴大制備工作,以及相關單元的工藝包設計、關鍵設備工程化開發與工程設計任務。(張偉達)
中石化安慶公司腈綸新技術項目通過技術鑒定
本報訊 由中石化安慶分公司和浙江大學共同承擔的“腈綸溶劑循環系統除鐵工業試驗及應用”項目,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化股份公司科技開發部組織的技術鑒定。
鑒定專家組認為,該技術在腈綸硫氰酸鈉溶劑循環系統除鐵工藝實驗室研究和側線試驗研究結果的基礎上,開發了活性炭取代硅藻土的吸附法除鐵工藝技術。設計并建成了溶劑處理能力為200立方米/時的工業化裝置,于去年5月一次開車成功。經一年多時間運行及考核,結果表明,鐵離子脫除率達到70%以上,溶劑色度明顯下降,硫氰酸鈉回收率達99%以上,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均優于合同規定的要求,該工業裝置投用后,達到了溶劑除鐵、除雜的目的,提高了腈綸產品的質量,減少了固體廢物排放,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李文)
江蘇盛澤將建巨誠化纖碼頭
本報訊 江蘇省盛澤巨誠化纖碼頭工程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審查會議日前在盛澤召開。
盛澤巨誠化纖碼頭位于盛澤鎮工業集中區,京杭運河江蘇、浙江分界段。該碼頭年設計通過能力95.9萬噸,設計吞吐量83萬噸;設計代表船型為500噸級件雜貨船和500噸級液體化工品船;新建3個件雜貨泊位、1個液體化工泊位(水工結構按1000噸級預留)及相應的生產配套設施。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