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亞洲紡織學會聯盟指導,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主辦,中國紡織服裝品牌創業園、山東如意科技集團、卓郎紡織機械有限公司特別支持的第十二屆亞洲紡織會議暨2013中國紡織學術年會在上海東華大學拉開帷幕。
本次會議以“紡織新展望”為主題。本次大會共設有1個主會場,9個英文分會場。在24日主會場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孫瑞哲以“技術創新與紡織新展望”為題作了報告,孫會長稱,多年以來,中國紡織工業依靠科技進步取得了快速發展,中國已然成為了紡織業最重要的世界工廠,也將成為最重要的世界市場。當前,世界經濟和產業格局正處于大調整、大變革和大發展的新時期,創新驅動發展是新時期紡織工業的戰略選擇。面向未來,中國紡織工業將把握世界科技發展新趨勢,繼續開展基礎理論研究和前沿技術攻關,重點在緩解、破除制約行業發展的資源瓶頸,有效提升勞動生產率,保障行業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滿足各個終端應用領域等方面,研究突破一批共性關鍵技術與先進適用技術,逐步實現紡織科技強國的目標。日本信州大學教授Toshihiro HIRAI指出,紡織工業和纖維科學面臨的環境在快速變化,紡織加工技術發生著從一個國家轉向另一個國家的變化,在能源成本上升和原材料短缺的壓力日益增大的情況下,節能、降低原料消耗、回收再利用、生產可再現、快速反應等產品成為今后紡織發展的新趨勢。利茲大學Chris Can 教授提出,隨著全球人口數量進一步增長,對纖維需求量也逐年提高,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制定新的“纖維資源”戰略,通過服裝再加工和“新型”纖維素纖維的再生來鹽城棉纖維的生命周期。東華大學副校長俞建勇介紹了靜電紡納米纖維材料的研究進展與展望;韓國首爾大學 Jae Ryoun Youn教授對流變和光學用聚合物的注塑成型作了詳細分析,還有來自武漢紡織大學的徐衛林教授、英國利茲大學的Chris Carr教授、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的Thomas Gries教授就不同專業的前沿技術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報告。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