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深秋,正是霧霾的多發天氣,北京更是三兩天就發布一次霧霾黃色預警,地鐵里、大街上越來越多的行人佩戴各種口罩。除了梭織和無紡布口罩,還有一大批針織口罩在市場中受到人們的歡迎。針織口罩與其他工藝的口罩相比有什么優勢或劣勢?通過對“口罩族”的采訪,記者發現,消費者選擇口罩時主要考慮四點:舒適度、款式、阻塵效率、與人臉的貼合程度。這些因素對消費者選擇口罩的影響程度依次下降。不同材質款式的口罩雖然各有千秋,但四個指標綜合下來,選擇針織口罩的消費者還是居多。
無紡布口罩族說
“不能洗呀,只能臨時、短暫性使用,并不是很方便。因為這種無紡布口罩的兩側都用類似金屬硬條的東西做支撐和定型,我每次戴新口罩的時候都需要用手調整兩側的固定物,有時候并不會很貼合,所以覺得作用也許并不大吧。而且戴起來很容易過敏。只是多一點心理安慰。把比較大的粉塵顆粒擋一擋就可以了,至少不用一鼻子灰。”王女士笑呵呵地說。
點評:無紡布口罩的外層往往積聚著很多外界空氣中的灰塵、細菌等污物,而里層阻擋著呼出的細菌、唾液,因此,兩面不能交替使用,否則會將外層沾染的污物在直接緊貼面部時吸入人體,而成為傳染源。由于透氣性差,若無紡布口罩被呼出的熱氣或唾液弄濕,其阻隔病菌的作用就會大大降低。
竹炭口罩族說
“剛開始出這種口罩,覺得很酷。然后據導購介紹這種口罩也更科學,對空氣中的細微顆粒和污染物的吸附性更強。近幾年又一直流行竹炭的產品,就買來戴戴了,應該還是有效果的。不過也沒覺得空氣清新了,算是追逐潮流吧。”年輕時尚的劉先生說:“有一點不太方便的地方,就是看手機的時候比較吃力。剛開始不習慣,后來改成把手機舉起來了。因為老低頭脖子不太舒服。戴的時間長了覺得這個款式也有點太單調了。”
點評:竹炭口罩對微塵和細菌的吸附率很高,也是目前熱銷的竹炭類產品。防毒、除臭、濾菌、阻塵,特別適用于含有有機氣體、酸性揮發物、農藥等刺激性氣體的場合,防毒、除臭效果顯著。同時口罩的呼吸阻力非常小。
醫用口罩族說
“哎,先不說防不防PM2.5,單是這么多層捂在臉上,就不太舒服了。不透氣,把呼出來的水蒸氣憋在里面,戴起來更難受。不過這么厚,應該挺有效果的。”石先生年紀比較大,他表示:“這個口罩對于我來說,主要起到對冷空氣的緩解作用,我有氣管炎,吸到冷空氣就會咳嗽。可是醫生說,氣管不好并不適合戴太厚的口罩。”
點評:的確,口罩層數過多,過厚對呼氣的阻力大,同時對呼出的水汽吸附性增加,并不一定利于消費者的健康,很多人也認識到了這一點。
針織口罩族說
“我覺得口罩并不一定要太厚,那樣看起來會很笨。像這種針織的口罩就比較輕薄,而且款式、花樣也多,更能滿足我們年輕人對時尚的追求吧。我沒法想象我們這個年紀的人戴一個20層厚的醫用口罩在大街上晃。”“我覺得也是,而且現在的針織口罩并不像原來那么薄,內層大多數都有絨毛,戴起來比較暖和,挺好的。塞在包里也方便,不占空間、不怕折。”侯女士和肖女士都比較年輕,她們戴著針織口罩,一個繡著花,一個印著卡通圖案。她們的口罩戴在臉上并不覺得突兀。
“我們這種中規中矩的上班族,不覺得空氣污染到了什么程度,要戴那種和防毒面具一樣夸張的口罩,所以這種針織的口罩,保暖、過濾、時尚便捷,性價比很高,相信還是大部分人的選擇吧,我們辦公室里面的人們還是戴這種的最多。”林先生任職于一家電腦公司,是程序開發員。
點評: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戴口罩的主要目的是過濾空氣中的大顆粒污染物,讓自己不至于吸入過于污染的空氣而致病。同時希望口罩的款式不要過于夸張和怪異,方便使用,與佩戴者的整體衣著融合性好。但是在款式和阻塵效率發生沖突的時候,消費者還是偏好款式優先。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