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技術的進步都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紡紗新技術的變革,轉杯紡、緊密紡、賽絡紡等新技術的出現,以及各種先進設備的應用,使得紡紗技術縮短工藝流程、減少用工、改善產品質量、創新紗線產品成為可能。各種新技術都有各自的特點,也都有需要注意的問題,在日前召開的“長紡-天喜杯”全國新型紗線生產技術研討會上,來自天津工業大學和東華大學的兩位紡織專業教授分別介紹了紡紗新技術的特點以及生產過程中須注意的問題。
長期以來,紡紗工藝技術的發展始終致力于達成3個主要目標:提高紡紗速度、增大卷裝容量、縮短工藝流程;改善紗線的內在與外觀質量;提高生產力水平、減少用工。
圍繞提高紡紗速度、增大卷裝容量、縮短工藝流程的目標,主要技術途徑是拋開傳統環錠紡紗方法中采用鋼領、鋼絲圈、錠子等原件同時實現加捻卷繞的紡紗方式,將加捻與卷繞分開,達到提高紡紗速度、增大卷裝容量的目的。采用紡杯、塵籠、氣流噴嘴等機械的、氣流的或機械氣流結合的方式實現加捻,加捻后的紗線采用筒子卷繞,可省去絡筒工序,如不采用羅拉牽伸而是采用氣流或其他牽伸方式,也可省去粗紗工序,達到縮短工藝流程的目的。代表方法包括:轉杯紡紗、摩擦紡紗、噴氣紡紗、噴氣渦流紡紗。
為了改善紗線的內在與外觀質量,在環錠紡紗的基礎上,通過在喂入部位、羅拉牽伸部位或加捻成紗部位等附加多根粗紗喂入裝置、氣流或機械式纖維集聚裝置、假捻裝置、加熱加濕裝置等,降低紗線的毛羽、消除紗線的內應力,改善紗線的表觀光潔程度,使紗線柔軟光潔,全面提高紗線的內在與外觀質量,滿足織造和織物質量要求。代表方法包括:緊密紡紗、賽絡紡紗、賽絡菲爾紡紗、索羅紡紗、如意嵌入式紡紗、低扭力紡紗、柔潔紡紗。
為了提高生產力水平、減少用工,主要是通過提高單機臺的自動化程度,采用新型紡紗方法縮短工藝流程,實現工序間、設備間的聯合與聯動,達到半制品在工序與設備間的自動物流。代表方法包括:清梳聯技術、清梳并聯技術、細絡聯技術、粗細絡聯技術、工序設備間的自動物流技術。
不同的紡紗方法具有獨特的成紗過程與成紗機理,不同的成紗機理又決定了獨特的紗線結構和性能特點,也就決定了紗線的應用方向。因此了解紡紗工藝技術的發展以及不同紡紗方法中纖維成紗的過程,深入探討成紗機理,深入了解紗線中纖維的排列與分布,掌握不同紡紗方法的紗線結構特征和性能特點,是運用各種紡紗技術開發滿足不同使用要求紗線的關鍵。
轉杯紡紗的成紗原理屬非自由端真捻成紗。通過顯微鏡可以觀察到轉杯紗的表面有許多纏繞纖維,內層紗芯比較緊密,外層纏繞纖維比較松散,而環錠紗無紗芯,纖維在紗中大多呈螺旋線排列。因此轉杯紗與環錠紗比較強力較低,耐磨度、捻度、蓬松度高,紗疵較少。
噴氣渦流紡可以看成部分自由端紡紗。噴氣渦流紗由部分芯纖維和外層的加捻纖維組成,外層纖維占到70%,外層纖維有明顯的螺旋加捻特征,同時外層纖維的捻纏有明顯的方向性。因此,噴氣渦流紗除強度比環錠紗低,條干稍差以外,其他質量指標與環錠紗相當,毛羽則有明顯減少。噴氣渦流紗外觀光潔,耐磨性好,比較蓬松,支撐織物吸濕性好,抗起毛起球性好。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