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工藝流程
染色織物→浸軋整理工作液→烘干→焙烘→下機。
②工藝配方與條件
三防整理劑 SF-600 40 g/L,
柔軟劑ER-1010 10 g/L,
醋酸調pH值 5~6,
焙烘溫度 175~l 80℃,
焙烘時間 l min。
2.2 三防+硬挺整理
與三防+柔軟整理相反,對于另外一些客戶,則要求織物不僅具有拒水拒油特性,還需具有挺括的手感,這就需要在三防整理的同時進行硬挺整理。
硬挺整理劑有天然和化學漿料兩類,天然漿料由于不耐洗,且前后手感一致性不易掌握,已在生產中逐漸淘汰,化學漿料常用的有PVA、聚丙烯酸酯和聚乙酸乙烯酯類等。PVA使用時需高溫沸煮,與其他助劑相容性差。國產硬挺劑多為聚丙烯酸酯類型;國外硬挺劑則一般采用聚乙酸乙烯酯結構,如亨斯邁公司的特奇連(Dicrylan)V-HKN、巴斯夫公司的比力白(Perapret)VA-new 以及德司達公司的愛芙奮(Evo fin)NPA 等,都是此類硬挺劑.
無論是PVA,還是聚丙烯酸酯類和聚乙酸乙烯酯硬挺劑,烘干過程中,都會在纖維表面鋪展成膜。如果與三防整理劑同浴整理,則會嚴重干擾三防整理劑與纖維的反應,造成防水防油性能急劇下降,防水分數甚至可能降到零分。如果采用二步法工藝,即先進行硬挺整理,后進行三防整理,雖可改善三防整理效果,但硬挺整理后的織物再進行濕加工時,布身極易起折皺,產生疵病,所以也不可取,
在實踐中,選取三聚氰胺樹脂作為硬挺劑,采用一浴一步法工藝,能達到較好效果,但要注意控制殘留甲醛含量不要超標。
?、俟に嚵鞒?/p>
染色織物→浸軋整理工作液→烘干→焙烘→下機。
?、诠に嚺浞脚c條件
防水防油劑HPC-1 60g/L,
硬挺劑HX一60 40g/L,
醋酸調pH值 5~6,
焙烘溫度 175~180℃,
焙烘時間 1min。
2.3 三防+免燙整理
關于免燙的含義,對于不同的產品和不同的使用場合存在著差別。對洗滌干燥后要求保持褶裥(折痕)的產品,例如裙子、褲子等,免燙的含義是耐久壓燙;對于沒有褶裥或洗滌干燥后不要求保持褶裥的產品,如襯衣和休閑裝等,免燙的含義是防縮抗皺。因此,織物的免燙整理也即防縮抗皺整理。
在染廠,免燙整理常采用前焙烘工藝.市面上流行的免燙整理劑基本上都是低甲醛改性2D樹脂產品,如亨斯邁公司的利特色(Knittex)系列、科萊恩公司的愛科菲可斯(Arkofix)系列、巴斯夫公司的服絲平(Fixapret)系列、德司達公司的愛芙普萊特(Arkofix)系列等,國內商品牌號更是眾多。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