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棉/PPT/PET纖維彈力免燙色織面料加工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
完成單位: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獲得獎項:2013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項目特點:該項目打破了傳統混紡紗工藝技術,采用精梳棉網與PPT/PET(Sorona)雙組分短纖維混合的紡紗方式,大幅度的提高雙組分短纖維混紡紗的適紡性,解決sorona雙組分短纖維由于彈性大,梳棉機難以成網不能紡紗的難題,并提高了混紡紗混紡均勻性,降低棉結,提高了成紗質量
項目介紹:該項目獨創了棉/sorona(雙組分)面料免燙整理加工技術,研究了液氨整理對棉/sorona聚合纖維微觀結構和宏觀性能的影響,實現了液氨整理對棉/sorona(雙組分)面料預處理的工程應用,開發了棉/sorona(雙組分)面料潮態交聯技術,解決了棉/sorona(雙組分)面料幅寬變窄、抱合力低、強力損失嚴重、免燙性差等關鍵技術問題。創新開發了棉/sorona纖維兩浴染色技術,克服了免燙整理強酸條件導致活性染料變色的技術瓶頸,解決筒子紗內外彈性不一致導致的內外差及混紡紗染色同色性難題。創新研制了棉/sorona新型上漿技術,研究開發新型淀粉漿料改性清潔生產技術和替代聚乙烯醇(PVA)應用的新上漿配方和工藝技術,突破淀粉漿料清潔生產和替代PVA應用的關鍵技術,保證了制造效率及面料質量。
以該項目技術和設備創新為基礎,創新建立了一整套棉/聚酯纖維混合紗線、面料的評價和測試體系,為科學的研究與評價新型棉混紡紗技術提供了一個平臺,也為規模化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項目名稱:700英支超細高密純棉色織面料的研究研發與應用
完成單位: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
獲得獎項:2013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項目特點:該項目針對紗線過程中的諸多瓶頸采用新技術、新工藝,配合梭織生產工藝,開發出當前最細的純棉色織產品,是純棉色織面料在紗線細度上的全新突破。
項目介紹:該項目充分利用埃及棉纖維最細但不是最長和新疆棉纖維最長但不是最細的特點,采用適當混合的配棉,給超細纖維的仿制奠定基礎。在現有紡紗設備上通過雙精梳和雙粗紗等特殊紡紗工藝,突破現有工藝限制,實現有效降低棉條短絨和棉結的同時,又能得到適用于生產超細紗線的粗紗,在細沙上采用超大牽伸并以包芯紗的方式生產,使生產出的紗線中含有高達80%的水溶性纖維,然后通過并線和方向給予超高強捻,進過蒸紗后繞于創新性的帶空紗管上,保證水溶性纖維去除之后剩下的20%棉纖維不會散脫,有條件進一步退繞和加捻到所需捻度,最終得到所需紗線。該項目產品超細高密輕薄,是頂級服裝面料,顯示穿著者的高貴氣質,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