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段永利 許海坡
目前紡織行業正在進入一個設備更新、自主創新加快的轉型升級期,這對于錠子生產企業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不少錠子生產企業的負責人認為,隨著下游企業需求的不斷增長,高速、高性能、高性價比的錠子產品可能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受國際市場需求減弱等多重因素影響,目前我國紡織行業正在步入一個設備更新改造、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狠抓節能減排的轉型升級期。這對于紡機行業來說,或許是一個機會。實際生產情況也表明,大多數錠子生產企業今年的銷售情況不錯,一些高速、高性能、高性價比的新型錠子甚至還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采訪過程中,不少錠子生產企業的負責人認為,與進口同類產品相比,目前國產錠子的產品質量確實還存在一些差距,但這些差距正在逐漸縮小。紡織企業普遍認為,目前國產錠子和進口錠子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產品的一致性、穩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造成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不僅與設備檔次、工藝水平以及原材料差距有關,而且還與管理體系、制度、措施的建設與執行不力等因素有關。目前國內不少紡機企業具有“貪多嚼不爛”的毛病,本來“牙口”(設備、工藝、原材料)就不好,再加上“消化”(管理)不良、惡性競爭搶單,差距不僅無法縮小、消除,而且還有可能進一步加大。
目前紡織行業正在進行大調整,這種大調整主要有兩個表現,一個是原料價格的差異使國內紡織企業不得不放棄中低端棉紗市場,這部分紗錠生產企業不是倒閉,就是轉向化纖等產品的生產,一些優秀企業則會向高檔高支紗轉移。而生產高檔高支紗的企業同樣也會面對來自國外紡織企業的競爭,如果這些紡織企業想在競爭中取勝的話,就必須在提速增效方面下功夫。當然,這也給紡機器材生產企業帶來了大有作為的空間。
另一個大調整表現在國內企業在海外投資大量出現,這種海外投資是對紡機行業企業極大的利好,專件器材企業可以利用這些企業的樣板效應,加大推廣、宣傳自己的產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