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板針布
蓋板針布的選擇要和錫林針布相配套,既要保證蓋板針布針尖的硬度和耐磨度,同時要保證梳針的抗彎性能,避免在梳理過程中造成針布被拉直而出現損傷針布的現象。在植針排列上采用稀密型,密度一般選用較密型,密度多為340~420針/平方英寸。表2是我公司在優選不同規格的蓋板針布的對比試驗,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蓋板密度適當提高對成紗質量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道夫針布
一般情況下道夫針布采用小工藝角,以利于纖維的轉移剝取,在針齒高度上選用相對稍高的圓弧齒形,以增加齒間纖維的容量和增大對纖維的握持力,從而提高纖維的轉移,同時起到引導錫林高速旋轉產生的氣流的作用。對于纖維之間相對抱合力較差的差別化纖維,為有效提高纖維的轉移,目前推出的側面帶溝槽的道夫針布正在被逐步使用,針對這種針布,我公司也進行了相關的實驗(見表3)。采用帶溝槽的針布,其成紗指標較原來有明顯的提高,尤其是+200%棉結和A1疵點。通過實踐證明,該種針布對于抱合型的纖維效果較為明顯,原來道夫三角區掉棉網的現象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從而減少了生條不勻及粗細節等疵點的產生。
附加分梳元件
附加分梳元件主要包括前后固定蓋板和與分梳板,梳棉機在使用上述附加分梳元件后,可獲得非常好的梳理效果,這也是目前高產梳棉機的發展方向。在加裝前后固定蓋板的同時要增加棉網清潔器,以增加對纖維的梳理效果和短絨的排出。生產差別化纖維時,附加分梳元件的針密選擇,前固定蓋板一般控制在400~600齒/平方英寸,后固定蓋板一般控制在200~300齒/平方英寸,預分梳板一般控制在50齒為好。后固定蓋板密度小,便于對大塊束狀纖維的梳理,當纖維進入前固定蓋板時,由于纖維大部分處于單纖維狀態,此時需要較為精細的梳理,所以前固定蓋板的密度應偏大掌握,同時其梳理隔距相對要偏小控制。針對我公司的機型,由于原來配有前后固定蓋板,所以我們在其密度的選擇上開展了大量的試驗,其試驗結果見表4。
在其他實驗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調整前后固定蓋板的密度對成紗質量也有非常大的影響。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