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張力提供緊卷繞 傳統教科書和學術論著中多數認為“紡紗張力大,粗紗伸長率就大”,在紡紗廠工藝人員中形成根深蒂固的觀念,影響了粗紗大張力、緊卷繞工藝的推廣。其錯誤在于把卷繞張力與紡紗張力混為一談。“卷繞張力”是由粗紗卷繞線速度與前羅拉輸出速度之差而形成的張力,目前尚無儀器能進行動態測量,只能以粗紗伸長率來間接反映;而“紡紗張力”是指前羅拉到錠翼入口處一段粗紗的張力,是操作者眼睛看、手指摸可以感覺到或用儀器可以測量的張力,紡紗張力源于卷繞張力又不同于卷繞張力,紡紗張力可以在卷繞張力的基礎上通過粗紗在錠翼上的紗路變化、假捻器等來進行調整。
現代棉紡懸錠粗紗機錠翼頂端都裝有高效假捻器,假捻器對粗紗機獲得高質量粗紗和提高粗紗機效率極為重要。可以說,高效假捻器顛覆了“紡紗張力大,粗紗伸長率就大”的傳統觀念。在《新型粗紗機理論與實踐》一書中,作者就曾使用Y6D-3A電阻應變儀及SC-16光線示波器對使用假捻器后粗紗張力與伸長率間關系作過測定,得到“前排紡紗張力明顯高于后排,但前排粗紗伸長率卻低于后排”與傳統觀念相反的結論。
對“紡紗張力大,粗紗伸長率就大”的質疑,我們還可以作幾個比較簡單直觀的試驗。調低卷繞張力(即卷繞速度與前羅拉輸出速度之比減小),前羅拉至假捻器間的粗紗松弛下垂,此時可見該紗段的假捻度很低,粗紗在自重作用下就易發生意外伸長,測試伸長率數值較大,明顯是紡紗張力小而伸長率大。
調高卷繞張力(即卷繞速度與前羅拉輸出速度之比增大),前羅拉至假捻器之間的粗紗收緊,粗紗條在假捻器折彎處的正壓力增加,假捻摩擦力距加大,假捻度提高,紡紗段捻縮增加,前羅拉紡紗三角區減小,粗紗強力薄弱區的意外伸長減少,粗紗伸長率反會減小。
筆者曾在FA492型粗紗機上以CB101/150×400無紗疵碳纖維短壓掌懸錠錠翼與原來使用的鋁壓掌懸錠錠翼同臺紡紗,卷繞張力未作調整。由于碳纖壓掌與纖維的摩擦因數小,該錠紡紗張力明顯增大,假捻效果提升,捻縮增加使紡紗段粗紗緊如琴弦,粗紗的紡紗三角區較鄰錠大大縮小。但由于卷繞張力未增加,故粗紗卷裝尺寸仍與同臺其他錠位粗紗卷裝尺寸相同,落紗后與相鄰錠位粗紗作定量測試比較,無明顯差異,可知該錠紡紗張力大,伸長并不大。其原因在于試驗中整機卷繞張力未加大,壓掌變化僅僅改變了由卷繞點至前羅拉紗條輸出點各段粗紗間的張力分布。因此“紡紗張力大,粗紗伸長率就大”的觀念在使用高效假捻器的懸錠粗紗機上不正確,通過大張力、緊卷繞紡紗提高粗紗的卷繞密度是可行的。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