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染色織物的K/S值
織物顏色的表面深度是指不透明固體物質的顏色給予人們的直觀深度感光。其大小可以用K/S值來表示。K/S值越大,表示試樣染色后的得色量越高,顏色越濃;反之,K/S值越低,表示試樣染色后的得色量越低,顏色越淡。
由表1的K/S值數據可知:使用直接染料和陽離子染料對棉和苧麻織物染色時,棉織物的K/S值明顯大于苧麻織物的K/S值;尤其是使用直接棗紅和直接耐酸大紅4BS染色時,棉織物與苧麻織物的K/S值之比分別為1.716和1.647。當使用陽離子嫩黃O染色時,棉織物與苧麻織物的K/S值之比高達3.202。
棉纖維外形為扁平帶狀,有明顯螺旋形天然扭曲,初生壁微原纖沿側面扭曲走向排列,形成微細溝槽;而苧麻纖維表面光滑無天然扭曲[1]。在所使用的兩類染料中,直接染料的分子結構共軛體系較大,具有同平面性,和纖維素分子間的范德華力較大。在上染過程中棉纖維在染液中容易發生溶脹,纖維形態變得較為平整,而麻纖維由于分子取向度和結晶度較高,其溶脹不明顯。因此,直接染料更易于對棉上染,表現為較高的K/S值。另外,由庫耳卡-蒙克函數[8]可知,K/S值與有色試樣的反射率成反比,由于麻纖維表面較光滑,對光線的鏡面反射較大,也會有較低的K/S值。
陽離子染料在水溶液中電解成陽離子,通過電荷引力,使在染液中帶負電荷的纖維素纖維染色。由于纖維素纖維的負電荷很微弱,這種靜電結合力并不強,而且陽離子染料不具有平面結構,對纖維素纖維缺乏直接性,因此陽離子染料對纖維素染色的牢度不好。這里主要以測定麻棉混紡比為目的,染色牢度并不重要,只要陽離子染料對這兩種纖維染色具有可明顯辨別的色差即可。染料只能在纖維的無定型區上染,陽離子染料對這兩種纖維上染的深度受到纖維可及度的影響。由于棉纖維結構較疏松,由染液溶脹造成較多的上染孔道,所以陽離子染料對棉織物的染色性更好。因此,使用直接染料和陽離子染料對棉和苧麻織物染色時,棉織物的K/S值高于苧麻織物的K/S值。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