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紗線前處理為二步法:高溫高壓煮練一繩狀漂酸洗,大部分為氯漂,近年也有采用一浴‘步法,即在煮練釜中,堿氧一浴一步完成前處理。
(1)化學品.
①堿劑:用以去除纖維素共生物,研究指出棉纖維精練過程中,棉雜的耗堿為I.2%一1.6%;棉纖維在1%的堿液中會吸附堿1%。2%,兩者相加共計耗堿為2.2%一3.6%。所以當浴比為1:10時,堿濃度應為2.5—4g/L(視棉含雜多少而定),當浴比下降時堿濃度應上升。
堿劑之種類:NaOH是最有效且價廉的堿劑,但其堿性強、易過量,在高溫下如有氧存在會使纖維生成氧化纖維素而損傷纖維。另外。如清洗不凈會產生堿斑,甚至局部絲光。
Na2CO3是一種較溫和且價廉的堿劑,但其堿性不如NaOH,出于安全,有的廠只用Na2C03作為前處理堿劑,有的用NaOH+Na2C03混合堿劑。
Na2Si03(水玻璃)也是一種堿劑,堿性更弱,且會有硅垢,因而只能作為輔助堿劑。
②H202(100%):漂白劑,漂白及淺色紗線使用量2—4g/L,中深色可以不加。
③穩定劑:與H202相匹配。
④助練劑:為各種表面活性劑,具有滲透、潤濕、乳化、洗滌功能,一般為陰離子型,也有陰離子刀卜離子型。
(2)堿氧一浴法加料順序:堿氧一浴前處理涉及多種化學品,如何加料,孰先孰后應予以注意,有些工廠紗線經常降強,除工藝處方不合理,有重金屬離子混入外,很可能與加料順序有關。堿氧一浴前處理加化學品至少應分兩步加入,即:
第一步:室溫加入堿劑、助練劑及穩定劑(線性加料、主泵反循環)。
第二步:60℃以上加入H202(線性加料、主泵反循環)。
為什么不可將順序倒過來,或所有化學品一齊注入染色機呢?如按假設的方法加化學品,當時的pH值與H202不相容。
如上所述,工藝要求NaOH
(3)溫度及處理時間:有常壓法和高壓法兩種,時間也隨之有長有短。
①常壓法:一般采用95℃做前處理,處理時間為45—60min(視含雜而定)如:
漂白及淺色(或中色、鮮艷色):
雙氧水2—4g/L
NaOH2.5—4g/L
穩定劑(與雙氧水匹配)
助練劑若干
95℃,(40一60)min
中、深色:
Na2C032g/L
助練劑1一2g/L
95℃.45min
②高溫高壓法:由于幾乎所彳丁筒子染色機都屆于壓力容器,可以在140℃以下運轉,因而前處理也可采用高溫高壓法。其優點為煮得透。高溫可加速棉纖維卜雜質和色素的分解,從而提高前處理質量。同時高溫可提高雙氧水利用率,有研究表明,可降低10%的用量,不僅有利于白度提高,也減輕了后道去除雙氧水的負擔。最大的優點在于縮短了處理時間,儀需15—20min,以致全程的處理從170min。減至70min。.
如:煮漂NaOH(62.53%)(50oBe)4.Og/L
H202(50%)3.5g/L
穩定、潤濕、凈洗劑2.5g/L
乳化劑1g/L
除氧H202分解劑2g/L
中和HAc(98%)0.6g/L
130℃,15一20min
(4)新型(復合型)前處理劑:由上述化學品配制練漂液是比較麻煩的,而且經常會造成降強等事故(漏加穩定劑、加料順序出錯等),況且使用NaOH作堿劑,其后水洗比較閑難。為此,一些企業生產了一些方便的復合型前處理劑,不用燒堿及各種助劑,只用雙氧水及復合前處理劑兩種化學品即可,據稱可達到透、勻、凈的效果,且失重率低。該類產品有青島龍塔
工藝流程:快速練漂(可與增白同浴)一酸洗一酶脫氧一染色。
處方:1972.5—3g/L
H202(27.5%一30%)6—8mL/L
溫度,時間98—100,45一g)min
或11O℃,20min
120℃.15min
130℃.5min
浴比1:8一10
HAcO.4%一O.5%(o.w.f.)
60℃,15min
工藝曲線:

您所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