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固色劑是印染行業中的重要助劑之一.[1]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染整技術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由于國際紡織貿易的擴大及人們生活水平、環保意識的提高,要求紡織品舒適、清潔、安全.自20世紀70年代,德國首先推出“藍色天使”計劃后,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日本、美國等)相繼通過并實施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了紡織品的各種指標.綠色紡織品要求在印染加工中禁止使用法規中所規定的致癌、致畸和生物降解性差和某些芳香胺中間體生產的染化料,同時也要求所使用的助劑不含重金屬離子和不產生游離甲醛[2-4],也就是使用“綠色助劑”,
固色劑是印染行業中的重要助劑之一.[1]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染整技術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由于國際紡織貿易的擴大及人們生活水平、環保意識的提高,要求紡織品舒適、清潔、安全.自20世紀70年代,德國首先推出“藍色天使”計劃后,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日本、美國等)相繼通過并實施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了紡織品的各種指標.綠色紡織品要求在印染加工中禁止使用法規中所規定的致癌、致畸和生物降解性差和某些芳香胺中間體生產的染化料,同時也要求所使用的助劑不含重金屬離子和不產生游離甲醛[2-4],也就是使用“綠色助劑”,無醛固色劑KS的開發及應用正符合此要求.固色劑KS是通過有機胺與環氧氯丙烷發生聚合反應,再用鹽酸酸化得到固色劑KS,它用于活性、直接、硫化染料染棉后的固色,能在染料與纖維間“架橋”形成化合物,即同時與染料分子反應,與纖維素纖維交聯,形成高度多元化交聯體系,使染料與纖維更牢固地結合,防止染料從纖維上脫落,提高了染色牢度.固色劑中的活性物質可以相互縮合,在纖維表面形成立體網狀薄膜,把染料封閉,增加了布面的平滑度,減少摩擦系數并不容易磨破,進一步防止在濕摩擦過程中發生的染料溶脹、溶解、脫落,提高了濕摩擦牢度.
1實驗
1.1材料與儀器
材料:平紋漂白純棉織物;藥品:有機胺、環氧氯丙烷,均為工業級,活性深藍EF-RGD133、直接綠GnB(100%)、硫化黑(上海染料化工八廠),食鹽、磷酸鈉、硫化鈉、元明粉、碳酸鈉、尿素,均為分析純,JFC、固色劑SL、固色劑Y,均為市售.
儀器:磁力攪拌器,四口燒瓶,冷凝器,HHS-2S型恒溫水浴鍋,NM-450型軋車,R-05型熱風烘燥機,干濕摩擦試驗
1.2反應式

1.3固色劑KS的合成
在帶有攪拌器的四口燒瓶中,裝一回流冷凝器,先加入環氧氯丙烷攪拌,升溫至55℃,回流.在2h內緩慢滴加有機胺溶液,并控制溫度在55 ̄60℃,加完后攪拌,再恒溫反應2h,使縮合反應完全.然后將溶液冷卻至30℃以下,緩慢加入鹽酸酸化,使pH值2,即制得固色劑KS.
1.4固色劑KS性狀
外觀:淺棕色粘稠液體;離子性:陽離子;溶解性:易溶于水;穩定性:在酸性遞質中穩定,不耐堿,不耐高溫,不耐冷凍.
1.5棉布染色
1.5.1活性染料
染色[活性深藍EF-RGD1331%(owf),活性黃EF-RD1331%(owf),磷酸鈉10g/L,浴比40∶℃,15min,1,50加入氯化鈉20g/L促染,15min]→固色(60 ̄65℃,加堿劑磷酸三鈉固色30min)→水洗→皂洗→烘干.
1.5.2直接染料
入染[直接綠GnB1%(owf),40℃,浴比40∶1,15min]→染色(升溫至90℃,加入NaCl2g/L,15min,再加入NaCl2g/L,15min)→降溫水洗→烘干.
1.5.3硫化染料
入染[硫化黑20%(owf),硫化鈉20g/L,浴比40∶1,30 ̄40℃,15min]→染色(升溫至90 ̄95℃,加元明粉10g/L,45min)→降溫通風→皂洗(50℃)→水洗→烘干.
1.6固色工藝流程
浸軋(固色劑KS用量20 ̄35g/L,JFC用量2g/L,二浸二軋,軋余率70%左右)→烘干(110℃)→焙烘(140 ̄150℃,1 ̄2min).
1.7色牢度測定
摩擦牢度:參照GB/T3920-97印染布摩擦牢度試驗方法測定染色整理織物的干、濕摩擦牢度,再按GB251-95染色牢度沾色樣卡規定目測并評級;皂洗牢度:參照GB/T3920-97印染皂洗牢度實驗方法測定,然后按GB250-95變色用灰色樣卡和GB251-95染色牢度沾色樣卡規定目測并評級;刷洗牢度:參照GB/T3920-97印染布刷洗牢度試驗方法測定.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