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固色劑G的合成及性能
2 1合成
在裝有攪拌機、溫度計、回流冷凝管的四口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二乙烯三胺,加熱至90~130℃,在攪拌下慢慢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銨,并逐步升溫至160℃,再慢慢加入一定量的硫脲。在此溫度下處理30min,然后升溫至180℃,慢慢加入一定量的二氰二胺,升溫至220℃,反應3h。反應完畢后,取出冷卻、粉碎,得淡黃色粉狀物,即為固色劑G。
在合成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嚴格按照配比,控制各試劑使用量,否則影響反應進程,難以得到固色劑G。(2)必須在攪拌下,慢慢加入各種試劑,控制試劑的加入速度。(3)嚴格控制升溫速度、反應溫度及反應時間。
2 2性能
耐酸、堿性能:在固色劑G和固色劑Y試液中,分別滴加酸(10%的HAC液)和堿(10%的Na2CO3液),觀察有無沉淀產生。結果發現,在酸中均無沉淀,而在堿中,固色劑G無沉淀,固色劑Y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固色劑G的耐酸、堿性優于固色劑Y,穩定性好。固色色光:對固色劑G和固色劑Y固色后的染色織物進行色光評定,結果表明,經固色劑G固色的染色織物色光一般可達4級以上,固色劑Y固色的染色織物色光則為3級以上。可見,經固色劑G固色的染色織物色光變化小,色澤純正。
3結果和討論

從表1可知,固色劑G和固色劑3A的耐洗牢度相仿,比固色劑Y的耐洗牢度提高1級左右,而且固色劑G的沾綢、沾棉牢度也較高。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