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正丁酯是無色透明的液體,易燃,易發生自聚或共聚,是合成高分子的重要單體,用于制備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塑料、涂料、粘合劑等,也用于紡織助劑[1~2]。工業上通常是由丙烯酸與正丁醇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經酯化作用制得[3],用濃硫酸作催化劑有副反應,反應時間長,收率低,且設備腐蝕嚴重,后處理麻煩,易引起環境污染。因此,尋找新型催化劑代替濃硫酸的研究工作就受到國內外化學工作者的關注。
利用氨基磺酸[4]、磷鎢酸[5]、三氯化鐵[6]、季銨鹽[7]等催化劑進行丙烯酸正丁酯制備已有成功報道。硫酸氫鈉對酯化反應具有較好的催化活性,將其作為催化劑應用于酯化反應中,近年來已有不少報道[8~9]。但以活性炭負載NaHSO4催化劑合成丙烯酸正丁酯尚未見文獻報道,本文以活性炭負載NaHSO4為催化劑,以丙烯酸和正丁醇為原料合成了丙烯酸正丁酯。研究結果表明,活性炭負載NaHSO4作催化劑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生產工藝簡單,操作容易控制,產品品質好,并且催化劑性質穩定,價格便宜。
實驗部分
1·催化劑的制備
稱取10g經水洗、115℃烘干至質量恒定的顆粒狀活性炭,浸泡于100mL質量分數為20%的硫酸氫鈉水溶液中30h,抽濾。在110℃干燥5h,放入干燥器中冷卻,稱量得16.21g固體催化劑,經計算活性炭的負載量質量分數為62.10%。
2·合成方法
在150mL的三頸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丙烯酸和正丁醇,活性炭負載NaHSO4,帶水劑甲苯和阻聚劑對苯二酚,裝上溫度計、分水器、回流冷凝管;加熱回流(控制反應溫度在110~125℃),直至無水分出;停止加熱,將反應混合物轉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飽和碳酸氫鈉(除去多余的酸和催化劑)、飽和食鹽水和水洗至中性,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干燥后再進行常壓蒸餾,收集145~146℃的餾分,得丙烯酸正丁酯產品。
3·產品分析
(1)丙烯酸正丁酯為無色透明的液體,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測定其沸點為145~146℃,折光率為1.4182,與文獻值[10](沸點145.7℃,折光率為1.4185)基本一致。
(2)用PE-1710型紅外光譜儀對該產品進行紅外光譜分析,得IR譜圖與標準IR圖譜對照,在964、1183、1630、1725、2929cm-1附近均有特征吸收峰,產品與文獻[5]的IR圖基本一致,可確定該產品為丙烯酸正丁酯。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