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亞麻纖維經高碘酸鈉選擇性氧化后再接枝HBP-NH2,制備了HBP-NH2接枝氧化亞麻纖維(HGLF).研究了HGLF的抗菌和抗紫外性能,結果顯示:HGLF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抑菌率分別達到了90.74%和93.12%,且經20次洗滌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抑菌率仍保持在90%左右;HGLF的UPF值從3.44提高到13.19,說明HGLF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紫外線屏蔽效果.
由于特殊的果膠質斜扁孔結構,亞麻纖維與其他天然纖維相比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是亞麻纖維主要用于夏季服裝面料并且吸水性能優異,濕熱的使用環境使亞麻紡織品上的微生物快速繁殖和新陳代謝.因而將亞麻織物進行抗菌整理,可以更好地發揮優良特性,保護人們的身體健康,提高產品附加值,擴大使用范圍.[1]抗菌劑類型包括無機抗菌劑、有機抗菌劑和天然生物抗菌劑.[2-9]無機抗菌劑包括金屬元素抗菌劑、光催化材料抗菌劑和納米材料抗菌劑,有機抗菌劑有氨類和季銨鹽類、雙胍類、醛類、酚類、醇類化合物,天然生物抗菌劑有甲殼質、殼聚糖、蘆薈等.大多數抗菌劑存在的問題是持久性差,不具有良好的耐洗滌性.[10]目前主要的解決方法是加入交聯劑或者與纖維素纖維形成共價鍵結合.[11]端氨基超支化合物(HBP-NH2)是一種結構高度支化、表面含有豐富氨基和亞氨基、溶解性能優異的超支化聚合物.文獻[12-13]用HBP-NH2對選擇性氧化后的亞麻纖維進行接枝,再經活性染料無鹽染色,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本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了HBP-NH2接枝氧化亞麻纖維后的抗菌性能和抗紫外性能.
1試驗
1.1材料與儀器
織物:漂白亞麻織物(泰州市龍匯紡織有限公司).
藥品:高碘酸鈉(上海山浦化工有限公司),丙三醇(中國上海試劑總廠),營養瓊脂、營養肉湯培養基(上海中科昆蟲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大腸桿菌(E.coli)、金黃色葡萄球菌(S.aureus)(蘇州大學生命科學院),端氨基超支化合物(HBP-NH2)(自制).
儀器:723型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生化培養箱(蘇州威爾實驗用品有限公司),UV-1000F紡織品抗紫外因子測定儀(美國Labsphere公司).
1.2 HBP-NH2
接枝氧化亞麻纖維(HGLF)的制備將亞麻織物置于棕色錐形瓶中,加入高碘酸鈉溶液,在40℃下于振蕩水浴鍋中避光氧化一定時間,浴比1∶50,然后在0.1 mol/L丙三醇溶液中浸泡0.5 h,用去離子水充分洗滌后,置于HBP-NH2溶液中,60℃接枝一定時間.
1.3測試
生長動力學:通過測定546 nm處細菌培養0~24h后的光密度[14]來比較空白水溶液和HBP-NH2水溶液的抗菌活性;抑菌圈:將瓊脂培養基溶解均勻,在高壓滅菌鍋中,用0.1 MPa壓力滅菌30 min并冷卻至60℃左右,用吸管準確量取20 mL該培養基,加入內徑一致并預先水平放置好的培養皿內,冷凝后使培養皿中水分干透,取0.4 mL菌懸液在瓊脂上均勻涂布(涂布以瓊脂無可見水滴為準),然后用鑷子將無菌的牛津杯輕輕豎直放入培養皿中,吸取2%HBP-NH2水溶液0.25mL至牛津杯中,冷凝后置于生化培養箱培養24~48 h,觀察測量抑菌圈;抑菌率:根據ASTM E2149中振蕩燒瓶法和FZ/T 73023-2006進行測試;抗菌耐洗性能:按照FZ/T 73023-2006洗滌,分別測試洗滌后的織物抑菌率;抗紫外性能:采用GB/T 18830-2002《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檢驗,織物防紫外線效果用紫外線透過率(UVA、UVB)和紫外線防護指數(UPF)表示.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