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紡杯的滑移長度與滑移角

纖維到達紡紗杯杯壁后,隨著紡紗杯的回轉,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沿紡紗杯的杯壁滑移至凝聚槽,由于凝聚槽處線速度最大,纖維向下滑移時呈加速運動,所以纖維滑移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牽伸過程,纖維在滑移的過程中因頭尾差異而獲得伸直,并排列整齊,依次進入凝聚槽內。纖維滑移的運動軌跡決定了凝聚須條的排列形態,從而決定了成紗質量的好壞。影響纖維在滑移面上運動軌跡的主要因素是滑移長度,滑移角及紡杯滑移面與纖維的摩擦系數。
⑴纖維的滑移長度 如圖9-2-13所示,圖中L為纖維在滑移面上的有效滑移長度,即纖維滑移運動軌跡在紡杯母線上的投影,當滑移角α一定時,滑移長度愈長,滑移牽伸愈大,伸直作用愈好。但滑移長度與紡杯口徑和高度有關,L過長,紡杯口徑小,高度高,則紡杯加工不便,高速時動力消耗大,因此,紡杯滑移面長度一般為10~14mm。
⑵滑移角 滑移角α為紡杯滑移面與水平線的夾角,其大小與纖維對紡杯的摩擦系數有關,設纖維與紡杯的摩擦系數為μ,側:
α<90°-arctgμ
紡棉時,μ=0.3,則tgμ=16°42′,α<73°18′。實際上α>70°時就不易紡紗,當L一定,α過小時,則紡杯口徑小,加工不便,所以一般α的選擇以60°~65°為宜。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