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影響正常紡紗的因素
在噴氣紡紗的加捻過程中,除加捻器的結構參數外,影響正常紡紗的因素有:
⒈前羅拉輸出須條的寬度 前羅拉輸出須條必須有一定的寬度,以便使邊纖維得到擴散,均勻地產生相當數量的頭端自由纖維,但過寬則易使纖維散失,所以須條寬度一般以5mm為宜。
⒉前羅拉至第一噴嘴間的距離,為防止噴嘴吸口軸向吸引造成須條斷裂,應使前鉗口至第一噴嘴間的距離小于纖維的主體長度,但該距離過小,會影響頭端自由纖維的產生,所以這一距離一般控制在5~12mm,當紡紗特數小或纖維短時偏小掌握。
⒊張力牽伸 張力牽伸有喂入和卷繞之分,喂入張力牽伸也稱喂入比,即引紗羅拉線速度與前羅拉線速度之比。為了使紡紗過程中須條保持必要的松弛狀態(tài)以利于頭端自由纖維的產生和形成穩(wěn)定的氣圈,喂入比應小于1,一般控制在0.96~0.98。
為使筒子的成形良好,并減少斷頭,卷繞羅拉與引紗羅拉之間有一定的張力牽伸,也稱為卷取牽伸,一般控制在0.98~1.00。
二.噴氣紡紗的成紗特點
(一)噴氣紗的結構 噴氣紗屬于包纏紡紗,其基本結構由紗芯和表層兩部分組成,紗芯是平行的只有少量假捻的纖維束,表層是有一定捻向的頭端包纏纖維,噴氣紗的結構有以下幾個特點:
⒈構成紗芯的纖維與包纏纖維并沒有明顯的界線,包纏纖維在紗體內外有轉移,但反復的次數少,多呈不規(guī)則圓柱形螺旋線,真正在紗芯的平直纖維只有13%~32%,而起包纏作用的纖維則占60%~70%,這說明在加捻三角區(qū),大多數纖維呈游離狀被吸入第一噴嘴。
⒉纖維的伸直度差,具有各種彎曲、打圈,60%以上的纖維頭尾外翹打圈。
⒊由于纖維是自由端包纏,所以其包纏不規(guī)則,螺旋角變化較大⑻約在10~90°范圍內變化。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