⒉轉杯紗的成紗特點:
(1)強力 由于轉杯紗中彎曲、對折、打圈、纏繞纖維多,纖維的內外轉移差,當紗線受外力作用時,纖維斷裂的不同時性嚴重,且因纖維間接觸長度短,滑脫的幾率增加,因此,轉杯紗的強力低于環錠紗,紡棉時較環錠紗約低10%~20%,紡化纖時,約低20%~30%。
(2)條干和含雜 由于轉杯紗在成紗過程中避免了牽伸波和機械波,且在凝聚過程中又有并合效應,所以其成紗條干比環錠紗均勻。紡中特紗時,烏氏特條干不勻率平均為11%~12%。
由于原棉經過前紡工序的開松、分梳、除雜、吸塵后,在進入紡杯以前,又經過了一次單纖維狀態下的除雜過程,所以轉杯紗比較清潔,紗疵少而小,其紗疵數僅有環錠紗的1/4~1/3。
(3)耐磨度 紗線的耐磨度除與紗線本身的均勻度有關以外,還與紗線結構有密切關系。因為環錠紗纖維呈有規則的螺旋線,當反復摩擦時,螺旋線纖維逐步變成軸向纖維,整根紗因失捻解體而很快磨斷。而轉杯紗外層包有不規則的纏繞纖維,故轉杯紗不易解體。因而耐磨度好。一般轉杯紗的耐磨度比環錠紗高10%~15%。轉杯紗因其表面毛糙,紗與紗之間的抱合良好,因此制成股線比環錠紗股線有更好的耐磨性能。
(4)彈性 紡紗張力和捻度是影響紗線彈性的主要因素。一般情況是紡紗張力大,紗線彈性差;捻度大,紗線彈性好。因為紡紗張力大,纖維易超過彈性變形范圍,而且成紗后紗線中的纖維滑動困難,故彈性較差。紗線捻度大,纖維傾斜角大,受到拉伸時,表現出彈簧般的伸長性,故彈性較好。轉杯紗屬于低張力紡紗,且捻度比環錠紗多,因而轉杯紗彈性比環錠紗好。
(5)捻度 一般轉杯紗的捻度比環錠紗多20%左右,這對某些后加工將造成困難(如起絨織物的加工),同時捻度大,紗線的手感較硬,從而影響織物的手感。所以,需要研究在保證一定的單紗強力和紡紗斷頭的前提下,降低轉杯紗捻度的措施。
(6)蓬松性 紗線的蓬松性用比容(cm3/g)來表示。由于轉杯紗中的纖維伸直度差,而且排列不整齊,在加捻過程中紗條所受張力較小,外層又包有纏繞纖維,所以轉杯紗的結構蓬松。一般轉杯紗的比容約比環錠紗高10%~15%。
(7)染色性和吸漿性 由于轉杯紗的結構蓬松,因而吸水性強,所以轉杯紗的染色性和吸漿性較好,染料可少用15%~20%,漿料濃度可降低10%~20%。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