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陽離子表面活性劑
3.1季銨鹽型
季銨鹽型產品可分為長鏈脂肪伯胺、仲胺和短鏈胺的季銨鹽。其中長鏈脂肪仲胺類用量較大,如雙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銨(DCDMAC)是優秀的織物柔軟劑。而短鏈胺類產品又分為酰胺型季銨鹽和酯基季銨鹽兩類。前者主要用于直接染料固色劑和柔軟劑等,而后者因含有酯基鏈可取代DCDMAC作織物柔軟劑。其柔軟性稍差,但水溶性、再潤濕性更好、成本低,且易生物降解,國外已部分代替了DCDMAC,但國內還未見工業化生產和應用的報道。
3.2咪唑啉型
以脂肪酸和多元胺為原料用鹵化物法和硫酸酯季銨化法等可生成咪唑啉季銨鹽型陽離子產品。因其空間位阻作用,一般不用氯甲烷做季銨化試劑,而采用硫酸二甲酯。它主要用作織物柔軟劑,與DCDMAC相比成本低,且不易使織物返黃,現已成為P&G公司超濃縮柔軟劑中的主活性物。另外,此類產品還可通過環化-開環-季銨化反應過程制得,咪唑啉還原開環反應為羧酸在二亞乙基三胺的仲氮上引入烷基提供了簡便的合成方法,還原產物含兩個伯胺,易進一步修飾,可進一步合成其他表面活性劑。
4兩性表面活性劑
4.1甜菜堿型
甜菜堿型表面活性劑目前主要品種是十二烷基甜菜堿(BS-12)、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CAPB)和十二烷基羥丙基磺基甜菜堿等。近年來,以脂肪酸與N,N-二甲基丙二胺制得的脂肪酰胺丙基甜菜堿,正逐步代替十二烷基叔胺制得的甜菜堿。同時向甜菜堿中引入烷氧基、磺基、羧基、磺基咪唑啉基團等可進一步改進和提高其性能。如磺基甜菜堿除具有BS-12的優點外還有耐高濃度酸、堿、鹽等性質。新開發的甜菜堿品種有:甘油二亞磷基甜菜堿、月桂酰胺丙羥基磺基甜菜堿和N,N-二羥乙基-N-乙基脂肪酸酯甜菜堿和N-乙基脂肪酸酯-N,N-二(2-羥乙基)-3-(2-羥丙基)硫酸酯銨鹽等。CAPB使用范圍被拓寬到清洗劑和工業用品中。
4.2咪唑啉型
咪唑啉衍生物是近期此類產品的開發重點,它能以陰離子、陽離子或兩性離子形式存在,在等電點顯示出獨特的性能,尤其適于在個人保護品中作皮膚緩沖劑。椰油基兩性乙酸鹽和二乙酸鹽(SCAA)由于合成工藝的改進而拓寬了其商業應用領域。目前已合成出的咪唑啉衍生物有羧酸鹽型、磺酸鹽型、磷酸酯型和油酸基硫酸酯型等。
43氨基酸型
氨基酸型兩性表面活性劑常用化學法合成,原料長鏈伯(仲)胺主要由脂肪酸與氨反應制成酰胺再降解而得。作為油脂原料深加工的一個重要方向,其開發較為活躍,新合成的品種有N-(2-脂肪酰胺)乙基亞氨二乙酸二鈉和N-(2-脂肪酰胺)乙基-N,N-三[3-(2-羥基)丙基磺基]氨二鈉鹽等。
5雙子(Gemini)表面活性劑
雙子表面活性劑是極具開發潛力的新品種,它含兩個疏水基團、兩個親水基團和一個連接基。連接基可具親水或疏水性,可分為陰離子、陽離子、非離子和兩性離子型,能更有效地降低水的表面張力,cmc更低、有更好的潤濕性和獨特的流變性,且協同效應好,能保持良好的發泡、增溶、抗菌性等,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它主要采用間隔鏈加入法、疏水鏈加入法和極性頭加入法等法制備。Gao等嘗試用酶和有機合成相結合的方法合成了糖酯類產品。Clapes等用酶合成了陽離子型產品。據報道DOW化學公司已進行了雙烷基-雙磺酸鹽型品種的工業化生產。最近Perez等合成了陽離子型精氨酸和精氨酸-甘油酯型產品,Camilleri等合成了縮氨酸型產品;Wang等合成了兩性甜菜堿型產品。而EAlami等合成了一系列非離子雜化型雙子表面活性劑,屬陰、陽離子和非離子相結合的雙子表面活性劑。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