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膠團聚集數
由穩態熒光猝滅法用下式可求得膠團聚集數N:

式中:I0和I分別為未加猝滅劑Q和在猝滅劑濃度CQ下的熒光強度。作ln(I0/I)~CQ曲線,由斜率可得N值,表2給出30℃且表面活性劑濃度C=4CMC時的數據。比較表2數據可見,C122EnC12·2Br與C122C12·2Br膠團的N相近,而且n從1增加到3,N變化不大。與C12TABr相比,盡管C122EnC12·2Br的N值表觀上較小,但考慮到它的每個分子帶有2根烷烴鏈,因而其膠團仍具有一定的尺寸。
由電導率曲線可計算Gemini膠團表面反離子解離度α:

式中:S1和S2分別為電導曲線在CMC之下和之上的直線的斜率,對溴反離子其摩爾電導率λBr-=7814Ω-1·cm2·mol-1。膠團表面反離子結合度K0=1-α,表2給出30℃時Gemini膠團的K0值。與C122C12·2Br相比較,聯接鏈上增加了1個EO基團,K0值不變。當n從1增加到3,K0值逐漸下降,這與C12sC12·2Br系列的K0變化趨勢一致。頭基距離增大使其電荷密度下降,因而K0減小。但當ds值相近時,例如C122E3C12·2Br與C1210C12·2Br,前者K0明顯大于后者。親水聯接鏈造成的膠團表面頭基區環境更有利于吸引水合反離子,從而使K0增大。這也應是C122E1C12·2Br與C122C12·2Br具有相同K0的原因。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