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硅藻精土處理劑及其處理污水技術基本原理以及相關技術指標的介紹
一、基本原理
高純度硅藻精土是由不導電的非晶體二氧化硅組成硅藻殼體和超導的硅藻納米微孔,使得硅藻表面形成不平衡負電位。在污水處理時,硅藻精土水處理劑被微量加入污水中,在水泵葉片高速旋轉攪拌下,硅藻表面的不平衡負電位能破壞污水中由負離子核形成的正電離子圈,并中和懸浮離子的帶電性,導致膠體顆粒和膠團結構的ξ電位減小或為零,從而達到膠體顆粒脫穩的目的,促使水中的污染物快速物理絮凝、沉淀。同時硅藻具有60 m2/g的比表面積,巨大的孔體積和較強的吸附力,把超細微粒物質吸附到硅藻表面,形成鏈式結構,瞬間下沉與水體分離。在特制設備中,水體由細微的硅藻絮體形成的數公尺懸浮泥渣層中由下而上浸出,經過柔性過濾的水體中的懸浮物、重金屬離子及細菌等超細微粒被超濾去除,清水向上溢出。另外硅藻還具有自身脫水的功能,通過脫水機壓榨脫水,沉渣成餅狀裝袋取走,可再生利用。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的清水,流入以硅藻作載體的特殊生物處理池再進行二級處理,再去除殘余的微量污染物,使出水水質穩定地達到回用水指標,循環使用。
二、技術關鍵
硅藻精土主設備采用八角形構筑物,內傾角45°的錐體鋼筋混凝土結構。內孔直徑18.8 m,高9.2 m,日處理10 000 m3一座,是硅藻精土處理劑工藝的主要設備。該設備是利用污水中的污染物與硅藻精土處理劑相互接觸,利用硅藻精土的硅藻表面的不平衡電位,產生物理絮凝及硅藻納米微孔的過濾作用和吸附作用,使硅藻和雜質迅速下沉達到污染物與水體分離的設備。水流基本為上向流。澄清池具有生產能力高、處理效果好等優點。硅藻精土處理劑在泵前加入,水泵把廢水壓入水射器從噴嘴噴出,在喉管四周產生負壓,泥渣吸入喉管,達到泥渣循環促進接觸的目的。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