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棉機織物印染加工包含退漿和絲光工序,其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濃度高、色度深、堿度大、水質變化大等特點,屬于難處理的工業廢水。處理方法一般采用物化法和生化法組合工藝[1-3],廢水處理后基本能達標排放。物化工序中的吸附法需要使吸附劑再生,混凝法需要投加混凝劑,氣浮法需要投加氣浮劑和耗費大量的電能,從而導致棉機織物印染廢水的處理成本較高。為了降低其處理成本,本文通過對厭氧工序進行強化,來探索HABR-CASS組合生物工藝處理棉機織物印染廢水的可行性。
棉機織物印染加工包含退漿和絲光工序,其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濃度高、色度深、堿度大、水質變化大等特點,屬于難處理的工業廢水。處理方法一般采用物化法和生化法組合工藝[1-3],廢水處理后基本能達標排放。物化工序中的吸附法需要使吸附劑再生,混凝法需要投加混凝劑,氣浮法需要投加氣浮劑和耗費大量的電能,從而導致棉機織物印染廢水的處理成本較高。為了降低其處理成本,本文通過對厭氧工序進行強化,來探索HABR-CASS組合生物工藝處理棉機織物印染廢水的可行性。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水質
試驗用水取自佛山市某印染廠水處理站調節池綜合排放廢水,廢水水質見表1,其主要成分為棉印染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染料、表面活性劑、熒光增白劑、元明粉、燒堿等多種印染助劑。

1.2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如圖1所示,由高位水箱、填料復合ABR厭氧池(HABR)、緩沖槽、CASS反應池、曝氣機、出水槽等部分組成。HABR厭氧池與CASS反應池均為有機玻璃制作,HABR厭氧池尺寸為:800 mm×200 mm×380 mm,有效容積為42.0 L,內置軟性纖維填料,填充率為50%;CASS反應池尺寸為:400 mm×200 mm×380 mm,有效容積為21.0 L,由生物選擇區、缺氧區、主反應區組成,三部分容積比為1∶5∶15,曝氣機曝氣。CASS反應池以6 h為一運行周期,其中曝氣4 h,沉淀1h,排水1 h,用時間控制器對CASS反應池的曝氣、沉淀、排水進行控制。進水時開始污泥回流,靜置沉淀時污泥回流停止,排水比為30%。廢水進水流量約2.3 L/h,進入HABR厭氧池前根據水質狀況適當調節pH值,然后從高位水箱通過流量計進入HABR厭氧池。CASS反應池主反應區的污泥通過污泥回流泵回流到生物選擇區,與廢水混合。本裝置利用水位差原理使上清液排入出水槽。
1.3分析方法
CODCr測定:重鉻酸鉀氧化法;BOD5測定:標準稀釋法;SS測定:烘干稱重法;pH值測定:pHS-3C精密pH計;色度:稀釋倍數法;NH3-N:納氏試劑光度法。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