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A-不加平平加O;B-反應開始即加平平加O;C-不加平平加0,但乳化8min后加一定量水;D-乳化一定時間后加平平加0。
實驗結果表明,加入平平加0溶液的B、D兩組比沒有加入平平加0溶液的A、C兩組制成的微膠囊粒徑較小,分布也較均勻,這說明加入平平加0溶液可以有效地減小微膠囊的粒徑、使微膠囊的形狀更為規則。其中A、C兩組所得到的實驗樣品在放置一段時間后均出現分層現象,而B、D兩組經過長時間的放置后仍然能夠保持均勻分散的乳液狀態,這說明平平加0溶液對微膠囊的分散性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后加入平平加0溶液的D組比先加入平平加0溶液的B組所得到的微膠囊粒徑稍小,形狀也較規則,多為圓球形,這是由于先加入平平加0溶液容易發生水解等一系列的副反應,不利于主反應的進行,而選擇在加入石蠟相TDI的環己烷溶液8min后再加入平平加0溶液有效的抑制了水解反應的進行,增加了微膠囊的產率。
3·5乳化剪切速度對微膠囊性質的影響
乳化剪切速度對微膠囊性質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6。
表6乳化剪切速度對微膠囊性質的影響

乳液必須在一定的剪切力(如機械攪拌,超聲波等)的存在下才能乳化,在適當范圍內,攪拌速度高、時間長,乳化的效果較好。如果乳化剪切速度太低,則可能使剪切攪拌不夠充分,乳化液不能完全乳化,因此顯得乳化液不夠穩定。如果攪拌速度過高,單體分散過細,其表面自由能高,體系不夠穩定,則會把已經乳化完全的乳化液因繼續在剪切力的長期作用下發生破乳現象。
由實驗結果可知,當采用320Orpm乳化剪切速度時,形成的乳化液較為穩定,微膠囊直徑較小,微膠囊直徑分布較為均勻,而當繼續增加攪拌器的轉速時(如3600r/m),微膠囊的性質不再發生明顯的變化,這說明當轉速達到320Or/m時,已經處于最佳轉速。
3·6乳化剪切時間對微膠囊性質的影響
乳化剪切時間對微膠囊性質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7。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