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灰分
2.1灰分的組成和來源
變性淀粉除淀粉等有機物外,還含有一定量的無機成分。這些組分在高溫灼燒時將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有機成分揮發逸散,而無機成分(主要是無機鹽和氧化物)殘留下來,這些殘留物就是灰分。變性淀粉的灰分與變性淀粉中原來存在的無機成分在數量和組成上并不完全相同,因為變性淀粉在灰化時,一些易揮發元素如Cl等會揮發散失,P、S等也會以含氧酸的形式揮發散失,使無機成分減少,而一些金屬氧化物會吸收有機物分解產生的C0形成碳酸鹽,使無機成分增多。因此,灰分并不能準確地表示變性淀粉中原來的無機成分總量,變性淀粉經高溫灼燒后的殘留物應該是粗灰分。
變性淀粉中的灰分主要來源于原淀粉。原淀粉中的灰分主要是P O,、K O、MgO,其中以P最多,K次之。P主要以磷酸存在(馬鈴薯淀粉中的磷酸以結合狀態存在)。K主要以離子狀態存在。此外,還有微量的Na O、CaO、SiO、S0、Cl等。變性淀粉中的灰分還來源于加工過程,如酸解淀粉酸解后用燒堿中和產生的鹽,氧化淀粉生產中加入的氧化劑、還原劑和中和劑,磷酸酯淀粉生產中加入的磷酸鹽等都會產生灰分。灰分還可能來源于變性淀粉在原料、成品的加工、運輸過程中污染的泥沙、灰塵等雜質。
2.2灰分的測定
灰分目前都是使樣品碳化后在高溫爐內灼燒至恒重來測定。灰化溫度的高低對灰分測定結果影響很大。由于各種變性淀粉中無機成分的組成、性質及含量各不相同,灰化溫度應有所不同,灰化溫度過高,會導致K、Na、Cl等元素的揮發損失,而且磷酸鹽、硅酸鹽等會熔融,將碳粒包藏起來,使碳粒無法氧化;灰化溫度過低,則灰化速度慢,時間長,也不易充分灰化。另外加熱速度也不宜過快,以免灼燒物局部產生大量氣體爆燃或產生大量泡沫溢出坩堝而影響測定結果。
2.3灰分測定的意義
如果灰分含量超過了正常范圍,說明變性淀粉生產中使用了不合要求的原料或在加工、貯運過程中受到了污染;灰分含量還反映了淀粉的加工質量,如在生產中洗滌不徹底,灰分肯定高。
灰分是礦物質,會影響漿料的上漿性能。灰分過高,漿液的粘附力有所下降,漿膜的耐磨性能也差些。但灰分含量指標定得過低,必然會增加生產成本。
從檢測情況來看,變性淀粉的灰分與其品種有密切關系。磷酸酯淀粉的灰分較高,而且取代度越大,灰分含量越高,這主要與生產過程中加人的磷酸鹽有關。氧化淀粉在生產時加入了較多的無機物也會使灰分超標。接枝淀粉的灰分一般都較高,大致在0.8%?1.6%范圍內,這與接枝時所加人的引發劑和鹽類有關。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