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紡織品抗病毒整理工藝
3.1工藝流程
①紡織品預清洗/脫脂處理→②二浸二軋→③控制軋余量80%~90%→④110℃,預烘干→⑤120-150℃,交聯4min→⑥成品→⑦質量(微生物)檢驗。
3.2工藝過程
(1)采用浸軋設備或浸漬設備生產抗病毒紡織品,帶液量一般控制在60%~80%,工藝為二浸二軋。若采用浸漬方法,需離心脫水,以控制被整理物的帶液量。
(2)預烘溫度為100-110℃,交聯溫度不低于140℃,時間不少于4min;含有化纖成分的織物,交聯溫度不宜高于115℃。
(3)為了防止納米材料的沉淀,染整設備的儲液槽內需固定一臺小型均質乳化機。在均質機工作的條件下,保證儲液槽內的紡織品整理劑始終處于均勻狀態。
4適用范圍
(1)棉紡織品、棉纖混紡織品(可以用于職業防護、軍事防化等方面);
(2)羊絨/羊毛。
除了棉紡織品可以采用浸軋后整理工藝之外,職業防護服裝(如食品加工,生物制藥,住院病人,醫護人員等職業服裝)、婦女內褲及干洗店衣物等,均可以采用抗病毒整理劑實施表面噴灑,然后烘干處理,同樣可以達到在衣物表面抑制病毒感染的效果。
5抑制(滅活)乙肝病毒試驗
5.1試樣
經WXP整理劑(乳液)處理后的織物(毛巾)(整理劑有效濃度為0.5%);對照樣品為普通織物(毛巾)。
5.2試驗方法
試驗用HBsAg的制備:用含小牛血清的PBS,將HBsAg稀釋成濃度為l0Oμg/mL、含5%小牛血HBsAg懸液,置于-2OC冰箱中備用。
樣本及對照片的制備:以無菌操作,用滅菌剪刀將末經洗滌的樣品織物(毛巾)與對照織物(毛巾)分別制成1cm×1cm的樣片和對照樣片,置于無菌小試管內(1片/支)備用。
5.3 WXP整理劑(乳液)中和劑鑒定試驗
第1組:將HBsAg懸液2OμL滴加于樣片上,將小試管置于20±2℃水浴中,作用3h;加入lmL含10%小牛血清PBS,浸泡lOmin;振蕩試管,洗下HBsAg。一式兩份,各取樣0.1mL進行檢測。
第2組:將HBsAg懸液2OμL滴加于樣片上,將小試管置于20±2℃水浴中,作用3h;加入lmL含10%小牛血清中和劑溶液的試管中,浸泡lOmin;振蕩試管,洗下HBsAg。一式兩份,各取樣0.lmL進行檢測。
第3組:將HBsAg懸液2OμL滴加于對照片上,將小試管置于20±2℃水浴中,作用3h;用滅菌鑷子,將污染HBsAg的對照片加入含lmL中和產物溶液(一片樣片加lmL中和劑溶液,振打混勻,中和lOmin)的試管中,浸泡lOmin;振蕩試管,洗下HBsAg。一式兩份,各取樣0.lmL進行檢測。
第4組:將HBsAg懸液2OμL滴加于對照片上,將小試管置于20±2℃水浴中,作用3h;加入1mL中和劑,浸泡lOmin;振蕩試管,洗下HBsAg。一式兩份,各取樣0.lmL進行檢測。
第5組:將HBsAg懸液2OμL滴加于對照片上,將小試管置于20±2℃水浴中,作用3h;加入1mL含l0%小牛血清PBS溶液的試管中,浸泡lOmin;振蕩試管,洗下HBsAg。一式兩份,各取樣0.1mL進行檢測。
第6組:向含有一樣片的小試管內加入lmL中和劑,中和lOmin;振蕩混勻,取樣0.lmL進行檢測。
第7組:向含有一樣片的小試管內加入1.O mL lO%的PBS溶液,振蕩混勻。一式兩份,各取樣0.lmL進行檢測。
第8組:一式兩份,各取0.1mL試驗用含10%小牛血清的PBS溶液進行檢測。
5.4 WXP織物滅活HBsAg病毒試驗
試驗時,將樣片放于無菌小試管內(勿使樣片的中央部分與小試管底部接觸),分別標記試驗濃度和作用時間。每個濃度和作用時間各取兩個樣片,將盛有樣片的小試管,置于20±2℃水浴內10min,然后用微量移液器吸取HBsAg懸液20μL,滴于樣片中央。待作用至規定時間,向小試管內加入lmL中和劑,進行檢測。每一劑量檢測2個樣本,取兩者的平均OD值計算S/N值。S/N值小于2.1時為陰性,表明可以破壞或滅活乙肝病毒HBsAg表面抗原。
陰性對照為一片樣片加lmL中和劑,作用lOmin的中和產物。陽性對照為lmL中和產物加污染HBsAg的對照片l片,污染HBsAg時間和試驗組作用時間相同。陰性及陽性對照,每個時間各取3個樣本檢測,與試驗相同。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