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的親水性基可提高制品在水中的分散度,有利于織物處理。但從表中可以看出,HLB值偏大時必然會影響柔軟劑的耐洗性,祗可用作非永久性整理(家庭洗衣時用作手感調節),或浴中(防折皺、擦傷)柔軟劑,親水性特大的羧酸鈉,磺酸鈉,硫酸酯,磷酸酯鹽類,這些陰離子制劑,是典型的表面活性劑,它們具有滲透劑、乳化劑、洗滌劑功能。有鑒于此,作為后整理用柔軟劑,過于提高親水性并不可取。從蠟與類蠟物質的乳化來考慮,柔軟與耐洗難以兩全。值得高興的是;陽離子柔軟劑,特別是季銨基,不僅有一定的親水性,而且這類柔軟劑對多數纖維有良好的親合力,可及度與耐洗性較好。(三)合成柔軟劑 純粹用化工原料合成制得的有;有機硅,聚乙烯。 1.聚乙烯[2] 這類柔軟劑是以聚乙烯樹脂為原料,在氫氧化鉀介質中,在乳化劑的作用下,高速攪拌制成的穩定乳液; 如果將聚乙烯先進行氧化處理(粉粒沸騰床氧化處理)使其分子中具有部分羧基(酸值大于8),加堿,加乳化劑,加水,升溫融化后,攪拌乳化,能制得粒徑為10μ上下的乳液,所用乳化劑若為陽離子,平滑效果好而耐熱性較差,非離子型乳化較困難但產品的穩定性和受熱泛黃性較小,應根據需要來適當選擇。由于氧化聚乙烯的融點高于天然蠟,織物處理時,最終要經120℃以上焙烘處理。添加于棉布樹脂整理,可提高織物撕破強力保留率。 聚乙烯可以與蠟,脂、有機硅融合,與多數乳化劑也有互容性。以由此可以得穩定的乳液。 化合物 特征 --(-CH2-CH2-)n -- 聚乙烯分子量大致有2000,4000,6000,融點97-115℃, 氧化聚乙烯合成蠟——聚乙烯(平均分子量2000~3500), 2.有機硅 (1)有機硅柔軟劑的歷史與現狀[6][7] 在五十年代初,美國DOW CORNING公司首次成功地合成了用于紡織品后整理的有機硅,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自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的二十多年中,盡管世界上有機硅織物整理劑品種繁多,但基本上是二甲基硅油(Ⅰ)和含氫硅油(Ⅱ)及其衍生物的混合物。統稱為硅油型產品。它們是采用本體聚合法聚合,然后乳化而成乳狀液。穩 定性較差,這是第一代的有機硅織物整理劑。 1969年Weyenberg等人發表了硅氧烷乳液聚合法的研究報告,1972年Rooks R.J.發表了乳液聚合的硅氧烷乳液在織物整理上的應用報告,1976年美國DOW CORNING公司公布了用乳液聚合法研制成功的DC-1111乳液及其在織物柔軟整理方面的應用報告。這種用乳液聚合法生產的陰離子型乳液(Ⅲ),性能較穩定,適應性強,耐皂洗牢度由3~5次提高至15次之多,它向永久性整理前進了一大步。α、ω-二羥基聚二甲基硅氧烷(Ⅲ)(簡稱羥乳)可以稱之為有機硅織物整理劑的第二代產品。79到80年間瑞士Ciba一Geigy公司研制成功、并生產的硅酮彈性體Ultratex FSA非離子型羥乳,是其 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分子量已達20萬以上。這類產品,為取得較好的整理效果,一般需用配套的甲基氫聚硅氧烷(Ⅱ)或一甲基三甲氧基硅烷(Ⅳ)作交聯劑,有機錫、有機鋅等有機金屬化合物作為催化劑: 1977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化學所和北京化工二廠協作研制了陽離子氫乳(QR-Ol)并大量生產,這是我國第一個乳液聚合法生產的有機硅織物整理劑乳液。此后國內各家生產的羥乳型號很多,有陽離子型的,陰離子型的。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