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微乳化技術[7][10] 微乳化技術就是用過量的乳化劑將油性化合物分散在水中,適用的表面活性劑的HLB值約為12-13,壬基酚聚氧 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類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都適用。微乳化實際上是增溶作用。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劑聚集形成的膠柬使不溶于水的有機化合物的溶度顯著增加,這種現象稱之謂增溶作用。表面活性劑濃度越高,形成的膠柬越多,能增溶于膠柬的不溶物也越多,增溶作用越強。表面活性劑的用量一般為被乳化的氨基聚硅氧烷的30%~50%。 微乳液的制備方法有兩種;一是將氨基聚硅氧烷與乳化劑加熱混融,然后加適量溫水,形成半透明的W/O型油濃縮液,再快速分散到規定量的水中,即形成O/W型微乳化液。二是在不加熱的情況下,聚硅氧烷滴入加有乳化劑的水中,在高剪切設備內完成。一般來說,半透明狀的平均粒徑<300納米,透明狀的粒徑<140 納米。 三.柔軟劑整理效果比較 柔軟劑不同,整理效果各異,根據具體要求選擇柔軟劑十分重要。1 真絲砂洗柔軟劑 處理要求;表現砂洗風格 (1)工藝 浴比; 1:40-50 設備;轉籠式工業洗衣機,離心脫水機,轉籠式烘干機. 砂洗(室溫,10-15分鐘),換水水洗(10分鐘),柔軟洗(30℃,10分鐘),脫水( 不要太干,脫一點烘一點,不要干堆 以免形成上干下濕), 烘干,冷磨(在轉籠式烘干機內,吹冷風轉動40-60分鐘). (2)配方 ①砂洗 純鹼 3-4克/升 洗滌劑209 0.05克/升 柔軟劑D3 0.2克/升 ②柔軟洗(浴比可縮小到1:30) (3)效果比較 柔軟劑名稱 用量 手感與其他(烘干后冷磨前) D3 6克/升 軟 HW(脂肪衍生物+有機硅) 4克/升 軟、滑、薄,有輕微紕裂 Sapamine OC(季銨型) 4克/升 軟、肥,不紕裂 注:OC是常州化工研究所的產品,HW是兗州某助劑廠產品。 從表看出季銨型柔軟劑最理想。2.真絲綢添加劑整理用柔軟劑[5] 處理要求;手感柔軟彈性好處理織物;真絲綢02雙縐處理工藝: 小樣工藝;浸軋,烘干。大樣工藝;浸軋,半烘,拉幅烘干,呢毯整理。 處理效果; 工藝 柔軟整理劑 整理劑化學組成 柔軟劑性狀· 處理后織物手感 回能(T+W) 色澤 鑄膜 急 緩 小樣 KF 脂肪酰胺咪唑啉 淺黃 硬蠟 柔軟平滑 240 277 D3 脂肪胺丙烯酸酯縮合 白 蠟狀 柔軟 226 259 Softener-950 羥基有機硅 白 粘油 柔軟平滑·· 215 254.8 大樣 KF+靜電劑 KF 3%+SN 0.5%+呢毯整理 - - 柔軟滑爽 271 302 注; ·柔軟劑性狀;[色澤]指乳液外觀,[鑄膜]指乳液烘干后性狀··用有機硅處理的,織物有明顯的紕裂毛病,真絲綢整理不可取。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