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織物的耐機洗性能很差,在水中受到機械攪拌時發生氈縮,氈縮率高達60%,失去了其優異的服用性能。因此可機洗的精紡面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如何選擇合理的防縮工藝和經濟的防縮劑達到“可機洗”的要求,成為廣大面料生產廠家必須研究的課題。
1可機洗整理技術的方法
目前實際生產中改善羊毛織物的變形收縮,主要是改變羊毛纖維表面鱗片的形態,限制羊毛發生相互糾纏。目前羊毛的機可洗整理主要有以下幾種基本途徑:化學變性法和聚合物處理法,化學整理通常在水溶液中進行,一般通過氧化過程,使纖維表面不發生物理變化而獲得防縮效果,這種方法屬于減法處理。用聚合物整理是通過覆蓋纖維的鱗片層或在纖維之間形成聚合物交鏈而獲得機可洗效果,這是一種加法處理。化學變性法通常采用酸性氯化作用,分別使用二氯異氰尿酸或以其鈉鹽(或鉀鹽)作為氯化劑,其作用是使羊毛鱗片的尖端軟化、鈍化,即羊毛的鱗片角質層受到侵蝕,但不損傷羊毛纖維的本質,從而降低纖維間的摩擦系數差異,使羊毛表層發生變化而不易氈縮。聚合物的施加是一種交聯效應,聚合物可以在織物的表面形成微細的薄膜物質。此薄膜和纖維之間形成交聯作用,能阻止羊毛受機械作用產生滑移,比較容易回復位移,受“單向摩擦”作用減弱,從而改善氈縮的特性。
1.1氯化/樹脂處理法
氯化/赫科特防縮處理工藝是目前最廣的羊毛毛條防氈縮處理工藝。其原理是基于纖維角質層部分蛋白質分子被氧化降解。在水中這些可溶性的分子會吸收大量水分子而使角質層膨脹和軟化,因而形成凍膠狀物質,使鱗片之間的接觸面積增大,順、逆鱗片的摩擦系數均增加,但兩摩擦系數之差變小,即定向摩擦效應減弱,導致羊毛的氈縮性能降胝。這種方法能達到標準,織物手感也較好。但羊毛易泛黃,造成的色光變化大,對處理一致性和均勻性也不利。
1.2單獨樹脂處理法
能夠用單獨樹脂處理法達到機可洗標準的防縮劑,以bayersynthappretb ap的使用最為廣泛。從結構上看,環氧樹脂類的作用,不是改變羊毛纖維表面的結構,而是同鱗片層發生交聯,從而將鱗片的邊緣包裹起來,獲得良好的防氈縮效果。聚氨脂樹脂是目前防氈縮整理中最常用的一種。國外品牌有bap及war,但價格昂貴。這種熱反應型聚氨脂的防縮,既降低了纖維表面的定向摩擦效應,又阻止了纖維之間的相互移動。采用單獨樹脂處理方法,符合iws機可洗標準,能相當大地改善織物的耐磨性和起球性,使織物的尺寸穩定性有很大提高,但手感較差。
1.3氧化/樹脂處理法
過硫酸(H2SO5)作為一種活性成份自60年代以來就用作防縮處理,它不會泛黃,且對染色色光影響較小。織物用過硫酸鹽處理后,必須在弱堿性條件下用亞硫酸鈉后處理才能得到防氈縮效果和增加織物對樹脂的親和力。因此,氧化處理后,用亞硫酸鈉后處理是非常重要的。氧化/樹脂工藝沒有氯氣或鹵化物的排放,適合環保要求。
1.4等離子體處理法
放電處理通常指等離子體、射流刻蝕、電暈放電等處理方法。等離子體技術在羊毛防縮中的應用有很大的進展。等離子體中含有大量的活性粒子,如電子、離子、亞穩態分子和原子、自由基、光子等。這些具有足夠能量的科學研究性粒子能和羊毛表面產生刻蝕作用和引進含氧、含氮的極性基團作用。如果再浸軋樹脂,使樹脂均勻地覆蓋在纖維表面,進一步減弱羊毛的定向摩擦效應,從而能更明顯地降低織物氈縮傾向。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