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曝光強度的因素是光源強度、曝光距離、曝光時間。圓網曝光機使用的光源有高壓水銀燈、單光源的鹵燈等,曝光距離通過特定裝置可以調整;光源強度和曝光距離確定后,曝光強度的調整是通過改變曝光時間來完成的。圓網的曝光和平網曝光不同,它是通過圓網或光源的均勻移動實現的。曝光時間要根據感光膠的感光性、圓網膠膜的厚度、圓網的目數、氣溫以及花樣的精細程度而定。一般在室溫25℃,相對濕度65%時,曝光時間為5~10min。目數越高,曝光時間越短;氣溫越高,曝光時間越短。
曝光后的圓網應及時顯影,顯影時圓網經溫水浸漬及沖洗實現顯影。具體做法是將曝光后的圓網放到30℃的水槽中浸泡5~10min,圓網上未曝光部分的表面膠膜有明顯的花型呈現并呈云霧狀脫落,再將圓網放在沖洗機上沖洗至花型輪廓清晰,必要時用海綿對圓網表面紋樣細微處邊沖洗邊輕輕擦拭。之后用低壓力水管在圓網內壁將滲漏膠液沖洗干凈。將顯影后的圓網放入恒溫干燥箱中干燥。
(四)修版、焙烘固化
干燥后的圓網放在檢查架上,仔細檢查網體膠面,如有沙眼,可以用光敏膠修補,使印花網版在上機前無質量問題。圓網經光敏膠修補后可進行兩次曝光。兩次曝光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使修補的光敏膠感光固化,二是使感光膠膜進一步感光,使膠膜更加耐用。
修版后的圓網要進行焙烘固化處理。將圓網放入恒溫干燥箱內升溫至160℃~180℃,焙烘60~120min,使膠層充分聚合固化。溫度不能太高,如超過200℃,圓網會發脆,強度受到影響,溫度如果過低,聚合固化不充分,刮印時易產生砂眼。焙烘固化后的圓網冷卻后再進行膠接悶頭,完成膠接悶頭即可以印花。
打樣方式概述
目前大多數客戶的來樣是花樣設計稿,也有部分客戶的來樣是實樣(印花的紡織品面料),所以通過分色→描稿→制版→色漿調制→印花打樣→樣品實樣,中間的任何環節的細微改變都會使最終的樣品實樣和客戶的來樣有差別。因為在對花稿的審理中,花型的回頭、尺寸、套色結構、色澤的任何變化,客戶都希望看到實樣;還有一些客戶的來樣是一種織物,而需要印在另一種不同風格的織物上,客戶也需要看到實物樣品;即使花樣沒有做任何修改,也是印在客戶提供的相同的織物上,但客戶也需要看到實樣,這都需要打樣。打樣有手工平網打樣、圓網小樣機打樣、數碼噴射印花打樣、大車打樣等方法,目前工廠用手工平網打樣居多。
手工平網打樣
手工平網打樣一般以印花花版的一整版為準,如果是手工臺板印花,則可以印制5-6米的花樣(具體要看小樣臺板的長度),而機器印花的話打樣一般只能打印一版。打樣的目的主要是檢查花樣的回頭是否正確,花版網框是否有堵塞、沙眼以及打樣后的樣品的效果是否符合設計效果或客戶來樣,最終把打樣后的樣品送給客戶確認。如果大貨生產是采用手工臺板印花,則手工平網打樣也采用熱臺板打樣;如果批量生產是機器印花,則打樣采用冷臺板印花而且盡量縮短印花一版與另一版之間的間隔,以減少手工平網打樣和機器印花之間的差異。手工平網打樣靈活、方便,但缺點是受人工影響較大:用力大小、刮刀選擇、刮刀刮印角度、刮印速度等。所以企業一般固定一名打樣工,因為固定一名打樣工后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大樣生產和小樣打樣之間的差別。
數碼噴射印花打樣
數碼印花技術是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而逐漸形成的一種集機械、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為一體的高新技術產品,數碼印花機打樣在國外印花業已經成為主流的生產方式,國內企業在使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歐洲印花業已有90%以上的企業采用數碼印花機打樣,這些企業普遍認為數碼印花機打樣反應速度快、打樣成本低、效果一致性好,數碼印花機已經成為歐洲印花業一項必不可少的工具。數碼印花打樣比起傳統的打樣方式有以下優勢:
1.反應速度快,使印花企業一步領先,步步領先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