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漿槽溫度
漿槽溫度低,漿液的浸透性差,上漿率可能偏高,但多屬表面上漿。漿槽溫度高,會使漿液中淀粉的分解增加,漿液的粘度降低,這樣漿液的浸透力雖好,但被覆差,不能很好地使毛羽伏貼。因此,不同的漿槽溫度對毛紗的漿紗效果有很大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2。 表2不同漿槽溫度對漿紗效果的影響 溫度/℃ 80 85 90 95 100
斷裂強力
/cN 161.4 168.5 174.1 189.5 172.5
斷裂伸長率
(%) 19.0 18.3 17.9 19.8 18.1
由表2可以看出,隨著漿槽溫度的提高,漿紗質量也隨之提高。但當溫度升到95℃以上時,指標反而下降,這是因為溫度太高,破壞了羊毛的鱗片結構,而且溫度升高后,漿料分子激化,粘度降低,導致上漿不足,成膜較差。因此,漿槽溫度選擇95℃比較適宜。
3.3漿紗時間
漿紗時間的長短可以通過調節車速的方法來控制。漿紗機速度快,紗線經過壓漿輥的時間短,被壓去的漿料少,漿液的被覆好而使上漿率偏高,反之,則上漿率偏低。我們通過多次試驗得知,車速為150m/min比較好。
3.4烘燥溫度
GC341型單紗上漿機的烘燥是通過遠紅外幅射干燥的,烘燥速度快、效率高。溫度過高,毛紗易發脆,缺乏韌性而斷頭,并且色澤變黃,影響織物的外觀效果。溫度過低,又容易產生粘結并紗。通過反復試驗對比,烘燥溫度控制在100~110℃效果較好。 4結束語
試驗表明,采用筒子單紗上漿方式,不會產生鄰紗間的毛羽糾纏問題。選擇合理的上漿工藝,上漿效果好,漿后紗線的強力有了較大的提高,表面毛羽伏貼非常好,紗線表面光滑,經毛紡織廠試織,開口清晰,斷頭減少,能滿足織造生產要求。雖然毛紗單紗上漿效率不及軸經式上漿,但它占地面積小,操作方便,很適合于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迎合了當前國內外流行趨勢,是提高單經單緯產品織造性能的有效途徑。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