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雙層布軋堿起泡利用滌綸和棉纖維特性不同,棉纖維遇堿易收縮的原理。棉纖維是纖維素纖維,其羥基可視作具有弱酸性質的基團,與濃堿作用時可示意為Cell-OH+NaOHWCell-ONa+H2O。鈉離子是一種水化程度很強的離子,固定在它周圍的水分子很多,或者汽化層很厚,當它與纖維素大分子結合時,有大量的水分被帶入纖維內部,從而引起纖維劇烈溶脹。隨著堿液濃度的提高,與纖維素結合的堿量增多,纖維的溶脹也相應地增大,纖維在高度溶脹的情況下,具有較大的可塑性,此時若無張力,棉纖維會劇烈收縮。而滌綸是疏水性纖維,在燒堿溶液中處理時,在一定溫度下,不會發生較大的溶脹,在堿液中具有較高的穩定性。
由于滌綸和棉纖維特性的不同,我們將雙層布設計成一面為滌綸,一面為純棉。而要達到要求的起泡風格,就要靠合理的整理加工才能達到。
2試驗
雙層布的設計、整理工藝流程及工藝條件的選擇都是該產品的生產關鍵。
(1)規格
40S×40S120×80滌綸面和棉面織物,坯幅48英寸,成幅40~41英寸。
(2)坯布的設計
首先是選用的坯布。其兩面連接呈
形,這種坯布處理后,不起泡而是經向起條形,后來改進了坯布,增加連接點,使兩面連接呈
形,豐滿的泡型形成了,而且單位面積中連接點多,泡形小,泡密;連接點少,泡形大,泡少。經過多次試驗,生產出來的起泡半成品,其泡型合理,經軋堿、水洗、烘干后,門幅正好為40~41英寸。
3工藝流程和工藝條件
(1)坯布規格
同試驗規格。
(2)工藝流程
翻縫→預定形→印花→焙烘(160℃×3min)→802軋堿→5s烘干→成品
①翻縫翻布時應注意第一匹滌綸面朝上,其余正反一致;反縫,避免印花時跳接頭。
②751預定形滌綸經預定形可提高非結晶區分子排列的均勻性(即取向度),提高織物尺寸的穩定性,消除織造及打包過程中等所造成的折皺,便于印花。溫度為180~190℃,門幅為48.5英寸。
③Stork圓網印花涂料印花時選擇
④802軋堿選擇802全松式軋堿退漿機。堿在軋堿起泡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分別用160g/L和180g?L兩種堿濃度作了比較,結果堿濃度180g/L處理的雙層布,泡型更豐滿,且不易變形。生產時NaOH為180g/L,堆置30min,后道加強水洗,將堿徹底洗盡。
802軋堿,堆置,充分水洗對棉布起退漿作用,也可去除滌綸纖維上的漿料,燒堿可使棉纖維中的果酸分解,可中和、分解、溶解棉纖維中的有機酸和鹽類及礦物質。棉中的油脂也與燒堿起反應,蛋白質和氮化合物在水洗條件下,可水解成可溶性氨基酸而被去除。滌綸經濃堿處理后,身骨下降,滑而僵硬感得到消除,從而賦予織物優良的柔軟性,富有彈性,同時也可消除織物的極光,賦予織物柔和的光澤。
⑤烘干5s為松式烘干,烘干后落下的自然門幅即為成品門幅。退漿、烘干時必須全松式,以保證泡型豐滿,凹凸感強。同時退漿水洗必須充分,以使織物充分收縮,保證門幅尺寸穩定。
4結論
(1)根據滌綸和棉纖維的特性,選用純滌面為正面,利用合理的整理工藝,嚴格控制工藝條件,經印花、軋堿后可得到凹凸有致的泡型。
(2)先印花、后軋堿,保證了印制效果,軋堿起泡,又起了退漿作用,節約了成本。
您所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