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流程及條件:
熱水洗(80℃,20 min)→冷水洗(常溫,10 min)→精練劑和穩定劑(50℃,5 min)→片堿(3 g/L,50℃,5 min)→雙氧水(70℃,5 min)→110℃保溫30 min→排液→熱水洗(80℃,10 min)→酸洗(70℃,10 min)→酶洗(40℃,20 min)→冷水洗(常溫,10 min)。
工藝要點(1)煮漂時精練劑、穩定劑、片堿依次加入,直接升溫至70℃再加入雙氧水。
(2)70~100℃升溫期間升溫速率為3℃/min。
(3)酶洗結束后必須測定H2O2殘留,確保不含H2O2,否則將會對染色產生影響。
(4)對煮好的紗線的毛效、白度進行檢測并作好記錄。
染色工藝流程及條件在35℃的染色液中加入染料和勻染劑,10 min后加入元明粉,再過10 min后加入1.5 g/L的純堿,以1°/min的速度升溫至60℃,染20 min后加入剩余的純堿,保溫一定時間并反抽對色合格后降溫,后處理。
工藝處方染料用量(owf,%):
;;。
助劑用量(g/L):
勻染劑DY 2;元明粉 80;純堿浴比 1∶工藝要點(1)染色過程中染料、助劑必須稱量準確,化料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染料、元明粉在工藝規定時間內勻速線性加入,純堿則在規定時間內先慢后快非線性加入,確保染色符樣率,減少大小樣的差異,避免發生質量問題。
(2)起染時加入勻染劑后檢測pH值為7.0左右、硬度<50 mg/L方可染色,染色時升溫速率保持1℃/min,嚴禁私自改變升溫速率。
(3)預加堿須少量多次加入,嚴禁一次性加入。
(4)染色時操作人員必須對各個步驟的工藝參數、pH值進行檢測并紀錄。
(5)染色過程中需時刻注意缸內流量和壓差的變化情況。
后處理-固色、柔軟根據實際生產情況我們采用的是二浴二步法的固色、柔軟工藝。
工藝流程固色工藝:50℃,20 min。 柔軟工藝:常溫時加入醋酸和柔軟劑,5 min后升溫至40℃,保溫處理20 min后排水。
工藝處方固色劑EVL 4 g/L;醋酸 0.1 g/L;;;。
工藝要點(1)在固色前必須保證浮色已被充分去除,最后一道水洗必須沖清方可進行固色處理。
(2)絲光棉筒子紗染色的手感不如傳統絞紗染色的好,為了不影響后道織造和棉襪成品的手感,故采用固色、柔軟兩步完成的方法。
(3)因弱陽離子型柔軟劑的柔軟效果要好于非離子型的柔軟劑,故一般采用前者為筒子紗后處理的柔軟劑,在加入柔軟劑前必須用醋酸調節pH值為弱酸性,保證柔軟處理達到預期的良好效果。
(4)為了使紗線手感更為滑爽,在柔軟處理時可以加入適量硅油,但用量不宜過多。也可以選擇一些適用于筒子設備不易破乳的改性硅油用于筒子紗的柔軟處理。
·成品檢驗層差內中外層差4級以上,無色花、筒差現象,色光4級,基本達到一次成功,符樣率和大貨缸差良好,紗線手感較好,織造性能優良。
色牢度耐洗牢度(GB/T3921.3-1997)4級;摩擦牢度(GB/T3920-1997):干摩4級,濕摩2~3級。
·結論(1)采用Colvazol LC系列活性染料筒子染色工藝生產的絲光棉紗線可滿足絲光棉襪用紗的品質要求,產量較高。
(2)Colvazol LC系列活性染料具有優異的提升性能,染至同樣深度時,染料及鹽堿用量減少,減輕污水處理負擔,更經濟、更環保。
(3)Colvazol LC系列活性染料具有較好的上染率和固著率,洗滌性良好,能獲得較好的染色牢度。
(4)Colvazol LC系列活性染料溶解度高,適合低浴比的筒子染色。
(5)采用了預加堿的染色工藝可有效提高纖維對染料的吸色量,減緩加堿固色初期“驟然上色”的程度,從而提高勻染效果,減少筒子染色的色花和層差。
(6)在大批量進行絲光棉筒染生產時要想獲得穩定的質量,我們在優化和改進生產工藝的同時必須加強車間現場管理,只有好的管理才能保證工藝的執行,才能獲得高品質的絲光棉紗線。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