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煮一浴+氧漂二步法工藝一直以來都是經典的連續前處理生產工藝,由于其工藝路線成熟,對助劑要求不高,氧漂時雙氧水分解緩慢、安全系數高,而為大多數染廠所采用。
然而由于近幾年來能源價格的不斷飛漲,以及節能減排工作自上而下的深入開展,傳統的兩步法工藝面臨越來越多的壓力。在此背景下,一些助劑廠家紛紛推出針對前處理一浴法開發的多功能一劑型助劑產品,受到了染廠的廣泛歡迎。
眾所周知,傳統前處理兩步法工藝中所用到能助劑一般是燒堿、雙氧水、精煉劑、雙氧水穩定劑、螯合分散劑、水玻璃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燒堿和雙氧水,其它只是輔助體系。在兩步法工藝中,堿劑起到退漿和煮練的作用,雙氧水起到漂白和去雜的作用。所謂的三合一一劑型產品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設計的,在產品組成上,其主要組分是水玻璃,并復配以一定的堿劑和精煉劑,復合為一體,集滲透、乳化、凈洗、螯合分散、雙氧水穩定等功能于一身,而成為多功能產品。
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多功能前處理助劑大多為固體產品,此類產品雖然設計理念先進,但受產品生產技術所限而存在先天不足。多功能固體產品在生產工藝上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家用洗衣粉的早期制造成型方法,即通過簡單吸收法或中和.吸收相結合法,將表面活性劑和各種無機或有機物結合在一起。為了能保持較好的外觀和良好的流動性,無論采用哪種方法制造成型,其最終產品的活性物含量都不可能做得很高,一般來說超不過15%。更有甚者,一些助劑廠家在生產中因價格競爭而偷工減料,故意降低活性物含量,造成染廠還要外加很多助劑,反而沒有起到三合一的作用。
在應用上,活性物含量低的直接后果就是三合一產品的工藝用量偏大,一般滌棉織物上用量在20~30g/L,而在純棉織物上有的三合一產品用量甚至高達50g/L。如此高的用量必然導致高位槽化料困難,尤其不能適用于自動加料系統。在不能完全溶解的情況下,三合一產品對雙氧水的穩定能力大大下降,有產生破洞的潛在危險;而且由于固體料渣堵塞料管,也會造成產品質量的前后波動。
另外,固體三合一產品屬于“傻瓜型”產品,各組分比例固定,調整工藝用量不便,其適用織物品種范圍較窄。從目前染廠使用情況來看,三合一產品在T/C織物上的應用效果最好,而對于純棉織物,則往往需要外加助劑以提高效果,顯然不能適應染廠多品種、小訂單生產的現狀。
在現有三合一產品的基礎上,通過整合、分析、優化配方,聯邦科特化工有限公司推出多功能A、B、C三只產品,均為液體產品,適應于各種織物的前處理生產。 2.產品簡介
聯邦科特化工有限公司的多功能助劑系統由A、B、C三只產品組成。
多功能A料主要成分為表面活性劑,根據協同增效原理,選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以適當比例復配而成,具有滲透迅速、乳化力強、耐高溫和高濃電解質、低泡、生物降解性好等特點。 多功能B料和c料都是雙氧水穩定劑,區別在于采用了不同化學結構組合。兩只產品具有高度的抗氧化能力,不僅能封閉催化雙氧水分解的重金屬離子等雜質,而且還有較好的協同作用,在硬水和軟水環境中,在有堿和無堿條件下,都能發揮極佳的雙氧水穩定作用。另外,由于B、C組合具有極強的防結晶性和阻垢分散作用,不會產生傳統氧漂工藝中使用水玻璃所引起的硅垢問題。
針對不同的品種,多功能A料、B料和C料可以自由組合,染廠并可根據使用效果調整其中一只或兩只產品的用量,相當方便。 3.試驗部分
由于在產品設計之初即綜合考慮了多功能A、B、C料的各項性能,如A料的滲透性與乳化力,B料和C料對鈣、鎂離子以及鐵離子的螯合分散性能,因此試驗時以上單項指標不再測試,而主要針對整個系統的應用性能,進行了三組試驗。第一組是測試多功能B料和C料的組合對雙氧水的穩定作用;第二組是測試多功能A料不同用量及汽蒸時間波動對多功能系統煮練效果的影響:第三組是測試雙氧水濃度波動對多功能系統煮練效果的影響。
3.1雙氧水穩定性試驗
按下面配方配制氧漂工作液,在水浴鍋中升溫至98℃,保溫1h,用高錳酸鉀滴定法測試雙氧水分解率。
氧漂工作液配方(g/1):
100%NaOH 0~15
100%H202 10
多功能A料15
多功能B料X
多功能C料y 3.2多功能A料不同用量及汽蒸時間對煮練效果影響試驗
使用純棉24x24 72x60蠟印平布進行煮練試驗。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