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梭織機生產要求有較高的原紗質量。一些較先進的織布工廠常要求所用原紗的斷裂強力、紗線條干、粗細節都要達到烏斯特公報50%的水平;要求控制紡紗工序的纖維損傷和短絨以及硬并絲型毛羽;要求3 mm及以上的毛羽每10m紗線不超過60根。
2適應無梭織機生產的漿紗技術進步
漿紗的目的在于使原紗增加強力、保持彈性伸長、提高耐磨牢度、降低毛羽,使漿紗具有滿足無梭織機生產的可織性,適應上述要求的漿紗技術進步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采用新型的優質漿料
淀粉類漿料由于資源豐富、價格相對低廉、有利于環保,一直占主漿料的大宗。淀粉變性從酸解、氧化到醚化、酯化,進而到接枝,品種由低到高可供選用。新型轉基因淀粉更是從淀粉的種植開始改進,從而使新型淀粉類漿料達到高濃、低粘,具有很高的粘附力和較好的成膜性。連同其他含有聚酯和聚丙烯酸類的高檔淀粉一起,例如cP-L、PR Su、K-2000到K-5000、I)F525-DF858等等取代PVA,形成少用、不用PVA的漿料進步潮流。
合成漿料PVAl7991205MB搭配使用,高濃低粘,具有很高的粘附性、成膜性和耐磨能力,仍然在部分高檔品種上少量使用。國產水分散性聚酯漿料女[IPE等也已在市場上供應,為純滌綸等紗線新品種采用。聚丙烯酸類漿料作為增加粘附性、柔軟性和提高漿液混溶性的基本配漿成分,不論是固態還是液態均在不斷改進。漿紗蠟片作為新型油劑,使用方便,純度提高,還摻有抗靜電等助劑。其他助劑如柔軟劑、浸透劑、防腐劑、水溶性后上蠟及后上油等化工新產品不斷開發,滿足新型紗線品種的需要。
2.2高壓煮漿設備的廣泛使用
調漿時間由3 h縮短到1 h,而且漿料分解均勻,達到高濃低粘的要求。
2.3新型漿槽的使用
(1)帶有預熱器的循環漿液均勻,液面高低穩定,溫度自動控制。
(2)配備引紗輥,使紗線按所需張力喂入漿槽吸漿。
(3)可實行單浸單壓、單浸雙壓、雙浸雙壓直到雙浸四壓,以適應不同品種上漿的需要。
(4)配置彈性優良的橡膠壓漿輥,可選擇合適的硬度,可采用高、中、低壓上漿。壓漿輥壓力可隨車速無級調壓,保證上漿一致。
(5)預濕上漿已開始采用,可節約漿料,降低上漿率,提高上漿均勻度和柔軟度,并減少毛羽。
2.4濕分絞裝置的使用
漿槽出來的紗片經過通入低溫水產生凝露的濕分絞棒抹紗分層,或者經過通入蒸汽的小烘筒防粘分層,然后進行預烘,可減少紗線毛羽及保護漿膜完整,并有利于干分絞和減少再生毛羽。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