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細旦純滌綸短纖紗線
細旦純滌綸短纖紗線一般使用0.89~1.1 dtex、長度26~38 mm的棉型纖維,紡制12~13 tex或7.3×2 tex的高密品種。由于滌綸屬于疏水性纖維,強度雖高但易產生靜電,毛羽多會影響織造開口不清、效率低。
其漿紗要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純滌綸紗線為疏水性,普通淀粉漿不易浸透,粘附力差,落漿多。摻用較高比例的PVA混合漿雖能增加粘附力,但難以解決分紗造成的再生毛羽。使用高濃低粘的轉基因酯化淀粉,少用或不用PVA已有較好效果,近來已有水溶性聚酯漿料供應市場,應是合適的漿料。可摻用聚丙烯酸酯漿料、防靜電劑、平滑劑等,使配方完善。
(2)采用“兩高一低”上漿工藝,重浸透、求被覆、增耐磨。上漿率與高比例滌棉紗相近,大體在13%以上。回潮率按純滌綸標準回潮率掌握,一般都在l%以下。
(3)漿槽溫度93?95℃,烘筒溫度以130℃以下為宜。
(4)用好濕分絞,保漿膜,減毛羽。
(5)用好后上蠟或者后上油,增平滑,抗靜電。
(6)各段保持適當的張力,以利紗片勻整,分絞順利,卷繞緊密,總伸長率控制在1%左右。
3.4 Modal纖維紗線
Modal纖維強度優于棉和粘膠,僅次于天絲;濕伸長接近于棉,小于天絲;成紗柔軟、滑爽,透氣性好;常與棉和滌綸混紡,其純紡紗也有細特高密品種。
其漿紗要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主漿料以淀粉為主,滌綸/Modal混紡紗或純Modal細特高密品種可摻用PVA,以增強漿液粘附力,控制纖維滑移,提高耐磨能力。由于該纖維比電阻高,易產生靜電起毛,停經片處積花,應采用抗靜電劑。聚丙烯酸類漿料、蠟片等助劑也不可少。
(2)上漿率與類似品種棉紗相近或稍低,回潮率9%~10%為宜,漿紗應在兼顧浸透的基礎上著重被覆,可依靠低粘度的優質淀粉和低聚合度的PVA增加浸透,而采取適中的壓漿力保證被覆。采取單漫單壓或單浸雙壓,浸沒輥抬高,以減小漿紗濕伸長。
(3)注意纖維脆性,采用較低溫度:漿槽溫度85~90℃,烘筒溫度在110℃以下。
(4)使用濕分絞,貼伏毛羽,保護漿膜。
(5)使用抗靜電劑含量高的后上蠟材料,或者直接使用抗靜電劑。
(6)盡量減小各區張力和伸長率,應控制總伸長率在1.2%~1.5%左右。
(7)減少漿紗斷頭,細特品種起機時可先穿好大小絞線,通過漿槽后放漿。
3.5天絲紗線
與其他再生纖維素纖維比較,天絲。干濕強度高,干濕強度差異小,初始模量高。但共標準型原纖化等級高,有較大的吸濕膨潤性,受摩擦容易起毛起球。其交聯型通過非原纖化處理改進。
其漿紗要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主漿料以淀粉類為主,滌綸與天絲。混紡或純天絲。細特高密品種可摻甩PVA,以增強漿液粘附性,貼伏毛羽,提高耐磨能力。助劑為聚丙烯酸類漿料、蠟片柔軟劑及抗靜電劑等。
(2)由于天絲。紗線強度高而易產生毛羽,漿紗應在兼顧浸透的基礎上著重被覆,可依靠高濃低粘的優質變性淀粉和低聚合度的PVA增加浸透,采用單浸雙壓和適中的壓漿力保證被覆。
(3)由于標準型天絲。遇水膨脹,其徑向膨脹40%左右。要避免在壓漿輥壓力作用下紗與紗之間粘連,以致干分絞難以分開和筘齒頂絞斷頭,要使用雙漿槽等措施降低覆蓋率到30%左右。
(4)上漿率與類似品種棉紗相近,回潮率應提高到9%~10%。
(5)限制高溫,漿槽溫度85~90℃,烘筒溫度在120℃以。
(6)使用濕分絞,貼伏毛羽,保護漿膜。
(7)使用后上蠟,保持紗線光滑,防止靜電起毛。
(8)張力和伸長率適中。滌綸/天絲。混紡紗因彈長大,為避免紗線橫移絞纏,應加大退繞張力。
3.6再生竹纖維紗線
再生竹纖維是竹漿制成的再生纖維素纖維,具有良好的吸濕性、懸垂性、染色性及良好的光澤和抗菌、抗紫外線性能以及生物可降解性。由于其干強與棉纖維相近,而濕強僅為其52%,且濕伸長大,與普通粘膠纖維相似。且由于內部空腔與側面裂紋溝槽相通,因而水分和漿液進入會引起纖維膨脹,使漿紗手感粗硬、脆斷。尤其是不耐堿,應加注意。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