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涂層、層壓整理
生態環保對涂層整理的要求,首先反映在溶劑涂層劑逐步由水性涂層劑取代。如北京度辰新材料的水性有機硅涂層膠CT-500E系列,杭州傳化的水性聚氨酯涂層膠TF-673等。此外,德國瓦克公司有100%有機硅涂層劑系列(LSR、HTY.RTV-l和RTV-2)和水性乳液型Finish CT系列。
層壓加工熱熔粘合法已成為主流,其加工工藝可納入清潔生產技術行列。國內聚氨酯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都能自行生產。由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開發的無孔防水透濕聚氨酯薄膜,系藉分子中親水基團傳導濕氣,其透濕量達3000~4000g/m2/24hr。在多家生產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基礎上,最近開發出PT-FE/PU復合微孔膜,對復合產品洗滌后的耐水性提高有明顯的作用。
對層壓產品的耐洗性比較試驗指出:親水性薄膜(不論是PU膜或是PES膜)層壓的產品,其透濕性、耐水壓性和耐洗性均好,這是其膜的牢度好,不易損傷所致,適用于經常洗滌的服裝如風衣、茄克衫和運動裝等。PEFE和TPU微孔薄膜層壓的產品適用于不常洗滌的服裝,如防寒服和工作服等。5.拒水、拒油、易去污整理
不久前市場關注的Teflon不粘鍋有毒事件,其元兇是全氟辛酸銨(PFOA)Per-fluorooctane Ammonium C7F15C00-NH4+),使人們聯想到拒水、拒油整理劑也有全氟辛基組分。由于八碳的氟碳化合物是最難生物降解的有機化合物,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危害嚴重。歐盟于2006年12月27日明令禁用PFOS(全氟辛酸磺酸鹽,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C8Fl7SO3-K+)。其實,2002年左右美國國家環境保護署(EPA)從野生動物和人的血液中檢測出PEOA,并于2003年3月公布了有關PFOA、PFOS安全質量的預備危險性報告。2006年1月25日要求各個氟樹脂、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劑廠商參加減少PFOA、PFOS和它們類緣物質的排放以及減少產品中PFOA、PFOS含量的計劃。要求各個生產廠商到2010年削減到2000年水平的5%,到2015年不再生產和使用PFOA和PFOS。
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劑主要用于生產拒水、拒油和防污(三防)整理紡織品,以及部分易去污整理紡織品。這類整理織物用于制作高端的婦女和男士的外衣,如風衣、休閑服、防護性工作服,以及高級餐布和輕型篷帳等。我國年耗含氟整理劑沒有完整統計數據,有關專家匡計約為1.1萬噸左右,其中95%以上是進口的。由此可生產拒水拒油整理織物約達lO億m2。左右。其中一部分制成服裝出口歐美市場,這些產品按客戶要求的質量標準,主要功能性指標的抽樣測試,2006年的平均不合格率為6.86%(其中防水24630次、拒水24370次、拒油8230次和防去污9340次),基本反映了我國生產的拒水、拒污和易去污整理產品總體水平。
已有些含氟整理劑生產廠商發布聲明,如亨斯邁紡織染化的產品已提前三年達到削減PFOA的任務,旭硝子推出符合歐盟限量要求的Asahiguard AG-E61,科萊恩于2006年6月12~14日在德國舉行的Techtextil和Avantex展覽會上推出PFOA含量低于限量的新產品Nuva N。
至于2015年后的拒水、拒油和易去污整理則取決于低碳(C4~C6)的氟碳化合物取代研究,以及荷葉效應的啟示作用和與樹枝狀高聚物(Dentrimer)或其他納米材料等復合的效果的研究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從一些文獻報道我國的水環境廣泛存在PFOS污染,上海地區的地表水污染程度比國外城市嚴重,而黃浦江水的污染(PFOA 1584.83ng/L,PFOS 20.43ng/L)遠高于長江水。
三、開發中的功能性整理
1.納米技術的應用
新興的納米材料具有一系列奇異的功能,無疑是當前新功能性整理技術開發前沿一個亮點,國內不少院校和研究單位著重研究以具有半導體結構性能的金屬氧化物如TiO2、ZnO、Si02:等納米材料,介紹了它們在抗紫外線、抑菌等方面的效果。香港理工大學開發出具有自清潔功能的紡織品。他們利用溶膠一凝膠技術,將鈦溶膠施加在織物上形成凝膠,屬銳鈦結構的Ti02:,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產生氧化性能很強的氫氧自由基(·OH)、過氧離子(·O2-)和過氫氧自由基(·OOH)等,可分解織物上的污垢,從而使織物保持清潔。該文未提及對織物(基質)是否同時造成損傷,以及在處理的低溫條件下如何能形成銳鈦結構的。
國內生產納米粉末的廠商已有一定規模,也有一些能提供納米整理劑的廠商。傳媒報導過有關納米技術加工的功能性整理紡織品通過技術鑒定或投入批量試產的信息。總的說來,我國的納米技術在功能性整理上的應用還只是起步,但其發展前途極為誘人。據致力于紡織品納米技術的Cientfica咨詢公司預測,2007年納米紡織品的市場將達到136億美元,2012年可躍至1150億美元,其增長速度遠高于傳統服裝和家用紡織品。但是,納米材料的制備和應用還不夠成熟,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納米顆粒進入環境,通過呼吸和接觸對生物(包括人類)生命的影響,尚缺乏可靠的數據。這既是國際科學的前沿,也是與人類健康活動密切相關的社會安全問題。
2.包裹技術的應用
運用包裹技術是傳統整理無法替代、具有一定持續功能效果的化學品包裹起來,是近年來開發一批新功能性整理的方法之一。常用的包裹方法有兩種:一是緩釋微膠囊;二是環糊精。前者是一次性的封閉型包裹方法,后者是可以重復或中途更換其他包裹材料的開放型包裹方法。包裹好的膠囊可以藉黏合劑使之固著在纖維上,其中環糊精還可落實外層具有親水性羥基用交聯劑與纖維表面可反應基團形成化學結合。.
在20世紀80年代末,人們利用微膠囊技術制備緩釋型芳香微膠囊整理劑是人們在整理領域中運用包裹技術的最初嘗試。隨著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急速擴大,導致人類生存條件的惡化,首先是人們的皮膚受到了傷害;由于人們對皮膚的作用機理研究,認識到化妝品對皮膚保健功能的重要性,導致將化妝品穿在身上的一種時尚化功能性整理——護膚整理(Skincare Finishing)應運而生。
護膚整理具有保濕、滋潤、調理和控制pH值等功能。一般調理皮膚能緩解疲勞,延緩衰老,提供清新和涼爽感覺,使服用者身心更為舒適。最好還應有瘦身功能。所用原料大都是天然原料,并通過化妝品標準檢驗符合環保化學品。
護膚整理產品備受廣大婦女的歡迎,而年輕女性是主要消費群體,市場潛力巨大。產品以內衣和床上用品為主。如何讓消費者能感覺到其功能的切實效果,耐洗性和安全性是技術關鍵。
四、結語
功能性整理產品在國際紡織品市場上屬于高端紡織品,增長速度大于傳統紡織品。功能性整理也是提高我國染整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增加產品高附加價值的重要途徑。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