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復配的氨基硅油對羊毛絨線進行柔軟整理,絨線達到了滑、糯、亮的要求,例如將氨基硅油DC-6100(氨值0.6 ,手感柔軟,耐黃變一般)和DC-2000(氨值0.3,分子量8萬~9萬,平滑性非常好,黃變小)乳化成30%的微乳液,與平滑劑HO-3025E(羥基硅油乳液,含固量29%,分子量30萬)以一定的比例復配,當DC-6100用量40%,DC-2000用量40%,HO- 3025E用量20%,在整理工藝為柔軟劑用量5%(O.W.F),浴比1:30,溫度30~40℃,用HAC調節pH為5.0~6.0,時間30min時可達到柔軟整理的要求。
用氨基有機硅柔軟劑、高脂肪季胺鈉鹽和脂肪酸縮合物復配,可使織物獲得超柔軟的手感。用N-殼聚糖季銨鹽(14份)、氨基硅油(800份)、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4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0份)、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100份))及一種有機硅兩性表面活性劑(14份),增溶劑(68份),水 (3600份)復配而成的有機硅柔軟劑,不僅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很好的柔軟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采用氨基有機硅油、脂肪酰胺類軟片和蓬松豐滿劑為復配物,整理羊毛衫、羊絨衫取得較為有效的效果。柔軟整理時加入親水性聚合物和抗靜電劑,有助于提高羊毛衫織物的吸濕性和抗靜電性,改善織物的服用性能。但加入抗靜電劑會影響織物的柔軟性能,例如用氨基改性有機硅柔軟整理劑(25g/L)和十八烷基甜菜堿(35g/L)對精紡毛/滌織物進行柔軟抗靜電整理,最后測定其表面比電阻為2. 5 ×1010?,但是柔軟性能比單獨處理有所降低,作者認為可能是氨基改性有機硅整理劑在纖維表面發生了交聯所致。
在氨基硅油乳液中加偶聯劑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 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鈦酸酯、脂肪環氧化合物如環氧氯丙烷和縮水甘油醚,交聯劑異氰酸酯或適量反應性硅油,如含氫硅油、羧基硅油等均可進一步提高整理織物的柔軟回彈性、抗皺性以及耐洗性。主鏈結構含SiOH、SiOR基的氨基硅整理劑與馬來酸酐改性(摩爾比1:1)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以及固化催化劑二辛基二月桂酸錫酯復配,則能固定織物的尺寸使之有良好的防縮效果,甚至使易收縮性純羊毛織物水洗20次后的面積收縮率保持在0.3%以下。楊玉琴等人探索了羊毛紗線上柔軟劑的復配及其應用工藝,確立了最佳氯化處理(剝鱗)工藝,以改性氨基硅柔軟劑為主體的復配物64份的NP(平滑柔軟劑),6份的CS–10(增光增滑劑),18份的CS-6(氨基硅聚乳液),再加12份的水。對羊毛紗線進行柔軟處理,可獲得羊絨般的手感,并具有防氈縮效果。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