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染印花又稱為蠟印印花,為區別于仿蠟染或仿蠟印印花,有時也稱為真蠟染或真蠟印印花。蠟染花布最主要的風格特征,是具有自然、活潑的精致蠟紋和正反面一致的印染效果,這也是真蠟印花與仿蠟印花的重要區別。熔融蠟液作為印花媒介,是獲得上述風格特征的技術關鍵。蠟液印制到織物上經水浴冷卻形成蠟膜,其對靛藍主色具有極佳的防染作用,并能被甩制成類似冰紋的蠟紋效果。除此之外,完整意義上的蠟染印花還包括其它次花型花色與靛藍主色花型(蠟印花型)的對接套印,即所謂的二次印花。此外,還要保證眾多次花花型花色的完全透印,即以單面印花的方式獲得正反面一致的印花效果。二次印花體現了蠟染印花工藝技術的復雜性,這也是蠟染印花的另一關鍵技術。
1二次印花
1.1二次印花的概念
蠟染印花工藝流程
純棉絲光半制品→整緯拉幅→印蠟→防染靛藍→甩蠟→蠟紋著色→退蠟→二次整緯
從蠟染印花生產流程可以看出,與普通印花或仿蠟染印花不同,蠟染印花要經過兩次不同的印花過程。
首先是蠟染,它包括印蠟和防染兩個過程。在靛藍染色前,織物要先進行印蠟,即使液態蠟轉移到棉織物上,形成花型蠟膜,這一過程由蠟印機完成。如前所述,織物上的花型蠟膜具有極佳的防染作用和龜裂特性,是確保蠟染印花風格的關鍵。其次是印花,即在染有靛藍主色花型的蠟印織物上套印次花色,使色彩更加豐富。這是蠟染印花中的第二次印花,故稱之為二次印花。
1.2二次印花專用設備———雙色印花機
二次印花的套印花型與織物上的蠟印主花型準確對接,常稱為二次對花或跟蹤對花。這種跟蹤對花與普通印花或仿蠟印花的對花有本質區別。前者經過靛藍染色、甩蠟、染蠟紋,特別是繩洗退蠟等工序,織物上的蠟染花型已經發生了某些不均勻的變化或變形,因此,實時進行跟蹤對接的技術難度較大;后者則是各色花版花型在所印織物上的相互吻合對接,花版與白底或色底織物之間不存在所謂的對花問題,因此對花操作相對簡單。
為全面體現并保持蠟染印花反正面完全一致的獨特風格,二次印花必須采用特殊的印花方式,即通過單面印花設備,獲得套印花色完全透印的雙面印花效果。
蠟染印花大多采用兩色甚至是單色套印,因此二次印花的專用設備又被稱為雙色印花機。它的設計構造充分考慮了二次印花的特點和難點,使二次印花的特殊要求得以實現。
[pagebreak]
1.2.1特殊的雙面透印印花方式
雙色印花機綜合了輥筒和圓網印花機的結構特點,是外觀呈放射式的圓網印花機。其印花機頭主要由兩只鎳網花版和一個直徑較大的不銹鋼承壓輥筒組成,兩只圓網先后排列在大承壓輥筒上。圓網和承壓輥筒之間無印花襯布和橡膠傳送帶,賦予印花色漿很強的剪切力,使之能夠透印織物,并獲得正反面一致的印花效果,從而保持蠟染花布的獨特風格。
1.2.2特殊的無接觸預烘方式
套印色漿的完全透印,使所印織物反面帶有與正面幾乎相同的足量色漿。若采用傳統的接觸式預烘方式,印花襯布、尼龍網帶或導布輥都有可能引起織物反面過量色漿的拖色沾污。為解色漿透印和拖色沾污這一突出矛盾,雙色印花機采用了特殊的無接觸式預烘方式。二次套印織物在離開圓網印花切點后,沿大承壓輥筒切線方向直接進入無接觸式預烘室,烘至七八成干,再經烘筒烘干落布。為了提高烘干效率,目前雙色印花機普遍采用以遠紅外熱輻射器為主的無接觸式預烘。預烘室的多只遠紅外熱輻射器均勻分布在織物的正反面兩側,平行排列,與布間距離可調,以有利于安全運行和提高烘干效率。
1.2.3電子對花系統
為實現套印花型與織物上蠟染花型的實時對接,雙色印花機配置有專門的電子對花系統。每只圓網花版都配有單獨的變頻傳動電機,并通過印花操作平臺上的按鈕控制轉速。正常情況或對花規整時,各花版和所印織物為同步運行;當織物上的蠟染花型發生錯位或套印花型對接不良時,可通過電子對花系統的操控按鈕改變圓網花版的瞬間轉速,從而實現瞬間快速跟蹤對花。跟蹤對花時,要注意保持進布穩定,防止套印織物左右跑偏;還要注意觀察并及時調整圓網花版左右位置,確保套印織物橫向精確對花。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