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蒸化固色
織物在印花以后要進行蒸化處理,使大部分留在色漿中的染料在水的存在下發生溶解,轉移到纖維上,并擴散到纖維內部。蒸化可使染料和化學助劑在較高溫度下,利用高溫下水分的作用,使色漿與織物發生膨脹,促進染料與固包劑滲透到纖維上,與纖維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必要的化學反應。它們的蒸化條件如下:①腈綸毛皮:在蒸化機中溫度控制在(101~105)℃,濕度必須在90%~98%的范圍內,織物蒸化時間為(8~l5)min。蒸化后需透風(5~l0)min再卸下,以防止膨脹的漿料對織物產生黏著作用而導致搭色。②滌綸織物用分散染料印花,高溫高壓蒸化法固色是織物印花后在密封的高壓汽蒸箱內,在(125~135)℃下,蒸化約30min,汽蒸箱內的蒸汽過熱程度不高,接近于飽和,所以纖維和色漿吸濕較多,溶脹較好,有利于分散染料向纖維內部轉移,水洗時漿料也易洗掉。③蒸化時,羊毛織物上色漿含潮要適當,含潮過低蒸化效果不良,含潮較高得色深且工藝與技術艷,但過高易產生滲化并在洗滌時產生沾色,故在織物之間常常夾以含潮10%~15%的棉布一起蒸化。一般用(130~135)℃的飽和汽蒸,汽蒸時間(30~40)min。
4.退漿(水洗)
印花后的織物經過高溫蒸化,此時大部分染料已經與纖維結合,多余的染料和完成了傳遞染料任務的糊料以及加入印花色漿中的各種助劑均已完成了它們的使命。退漿的目的就是要將未參加反應的~部分徹底從織物上去除掉。處理得不好會沾污白地,印花處色彩萎暗,影響印花產品質量。至于退漿(水洗)工藝簡單與復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選用的原糊,如果選用溶水性好的原糊,水洗時間會縮短。織物退漿后是脫水工序,可按照針織物后整理工藝進行。
三、針織人造毛皮印花應注意的問題
在針織人造毛皮后整理中,產品的幅寬定型效果的好壞,與人造毛織物的底布經緯密度、用紗品種和支數、膠料品種及配比等因素有著密切關系。
絨毛原料種類特性在后整理加工中,經常會影響到毛織物的絨毛效果。如腈綸效果較好,而滌綸效果較差。而且即使是同種纖維絨毛,不同規格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為此,在后整理加工工藝時,必須認真考慮這些毛纖維的特性,這樣經過后整理加工后,可使絨毛風格和特點能充分發揮出來。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