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電子雕刻機的工作原理及特點
一般的電子雕刻機由原稿滾筒、雕刻滾筒、掃描、雕刻、傳動系統和電器柜等組成。工作時掃描頭把原稿密度深淺的反射光經過鏡頭進入光電倍增管,將光的強弱轉換為相應強弱的電信號,并與點訊號混合,再經過電子計算機控制的電磁機械雕刻系統,將電信號轉換成機械動作進行雕刻。雕刻滾筒與原稿滾筒同步運轉,同時雕刻系統沿著滾筒軸向移動。雕刻系統是由掃描系統經過計算控制的尖銳的鉆石刀在雕刻滾筒的銅面上按信號強弱雕出深淺不同的錐形點子構成網點圖案。
現代電子雕刻機制印花滾筒,不需通過掃描單元輸入信息。如通過數碼相機輸入,所有的圖像數據、設備驅動、參數等信息都以數字化形式傳統輸到電子雕刻設備上。電雕系統的關鍵技術有驅動電路技術、數字信號自理器應用技術、交流伺服技術、高頻電磁鐵技術等。與其它制版技術相比,制版成本低、生產效率高、加工周期短、勞動強度低、制版質量高、可適宜雕刻云紋等花樣,且性能穩定、適應范圍廣、利于環保、目前在印花滾筒制版領域占主導地位。
2.1單元電子文檔的處理、拼版及打樣
2.1.1單元電子文檔的處理
印花圖案首先經相應的設備,例如掃描儀或數碼相機等把被印的信息輸入到計算機,然后通過適當的軟件(如PHOTO SHOP)對其進行必要的處理,制作成單元產品。圖像處理包括圖像編輯及處理:圖像編輯指用多種方式繪制點、線、多邊線等,并有特繪功能(如泥點、撇絲、干筆等),曲線擬合、顏色替換、線型線寬選擇、圖像四方連續、鋪設任意底紋、圖像漫游等。圖像處理如平滑、圖像增強、細化去雜點等操作,還可進行圖像校斜、尺寸調整等。
分色處理是指在計算機上接回頭、并色、修改及取單色稿的過程。
(1)接回頭:由于來樣一般是一個小的完整花回(有時回頭不十分準確),在出分色膠片時,要在豎直、水平方向上連曬數倍,才能形成整幅圖案,計算機分色設計中考慮了工藝上常用平接1/1,跳接(1/2、1/3、1/4)接回頭方法,并能自動確定最小花回。
(2)并色:并色是將圖案中的各種色彩歸類為原圖樣的顏色種數。并色處理就是將其還原為原來的色彩,由于來樣"布樣$帶有布紋、雜色、折皺以及色均度差等情況,掃描進入計算機內的顯現的色彩很雜,在經過掃描處理工序后,還需經過專門的并色處理。系統為用戶提供256套顏色,并以調色板的形式在屏幕上可選,用戶可以通過窗口的操作,將圖案還原為原來布樣所具有的套色數。
(3)修改及分色處理:由于來樣帶有雜色等情況,并色后還需要經過修改處理,系統專門為花樣的修改提供了30多種修改工具,如橡皮(去雜色)、剪刀(對圖案進行裁邊處理)、旋轉(將花樣在任意角度平面內旋轉)、縮放(將花樣的寬高縮放在印花工藝所需尺寸$)、邊緣平滑(將色塊、線條的邊界自動平滑,或叫去毛刺)等等,可以滿足各種花型的修改和綜合處理。如有的圖案有壓色、借線、合成色、防留白、留白等印花工藝要求時,可以在分色過程使用全部擴張、局部擴張和其他繪圖工具進行處理,達到工藝所需要求。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