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拼版
完成單元產品的制作之后,需要按照雕刻版輥的要求,將單元產品拼成用于雕刻的大版文件,即拼版處理。拼版時首先將接受的文件做裁切,一般單元文件都帶有裁切標記,可以以其中的一個作為基準,要注意的是標記線有線寬,對于矢量文件要規定以標記線的邊緣還是中心為基準,象素圖一般以邊緣第一個不是灰度的象素為基準。訂好基準后輸入裁切尺寸。對矢量狀態的文件,此時要根據要求保留出血,尤其是無縫連接的,至少保留0.11mm的出血邊,以防止邊緣留白或網點變小而形成邊線,對象素狀態的文件,要分別裁切出出血和內圖。
完成拼版之后,需要在拼好的版面上放置用于后工序控制的控制標記,主要有用于控制準確套印的套印標記,用于控制裁切的分切標記等。
2.1.3版式打樣
版式打樣是對圖像質量的檢查,以便最后一次檢查和確認拼版工作準確無誤。電雕制版時版式打樣采用數碼打樣,例如噴墨打印、激光打印、讓客戶對整體設計方案和彩色效果進行判斷,當客戶確認了樣稿以后,就可以把設計好的版式傳到電雕車間下單制版。
2.2電子雕刻制印花滾筒的制作工藝
2.2.1花筒準備
花筒準備是一個較為重要的環節,它的質量對制版質量有較大影響。花筒的材料一般是銅鋅合金(含銅97.5%~98%,鋅2%~2.8%,含雜小于0.2%),硬度應達到78~84HB。一般新花筒的圓周為4.2—446mm,花筒呈中空,兩端內徑不同,成錐形,內徑大的一頭稱大頭,內徑小的一頭為小頭,將花筒裝在傳動部分的錐形軸梗上,與花筒內腔恰好吻合,花筒上有一鍵銷,裝花筒時必須對準軸梗的鍵槽。花筒的長度隨規格而不同,從915mm到1500mm不等,要根據所印織物的門幅選定,且與印花機工作幅度、裝花筒零件、刮刀刮漿盤的長度等有關,在一般情況下:
雕刻寬度=花布印前半制品寬度+3~4cm
如果雕刻寬度過度,既浪費色漿又損傷襯布;但是,當印整幅大花或某些裙布花樣時,花筒的有效雕刻寬度應略小于花布寬度。
一般花筒的圓周等于單元花樣上下尺寸的整倍數,如果有多余的話要用車床車去,車去多少取決于雕刻時花筒所需的尺寸,花筒每車過一次,花筒的周長大約減少1.5~2.5mm,舊花筒可將舊花樣雕刻的深度車去后再繼續使用,當花筒圓周到達350mm左右時,便不能再用。一般花樣在花筒圓周上的重復雕刻的次數稱為回數。每套花樣的花筒,其圓周大小要求一致,誤差不應超過0.1mm,精密的幾何花樣則要求更高,否則易造成對花不準。
花筒車好后,先用手工修補表面砂眼,然后放在磨花筒機上用中粗磨石水磨,再用粒細、質硬的光石水磨,使花筒表面光潔,磨好的花筒,不能用手摸,以備后用。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