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結(jié)論
(1)采用弱酸性染料染深色,織物較容易上染,只要工藝條件控制適當(dāng),可以獲得色澤均勻濃厚的效果。織物各項染色牢度均可達到標準要求。
(2)從弱酸性染料染色工藝因素對上染百分率的影響來看:溫度、pH是影響的主要因素,并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染色的溫度、pH在染色工藝中要嚴格控制,而時間可隨溫度、pH的不同有所改變。
(3)大豆蛋白織物拼色時染料應(yīng)選同類型的,這樣有利于染色工藝的操作及工藝的簡化,且要注意色牢度指標相近,否則色牢度不同會給固色造成困難。
(4)選擇固色劑:首先固色劑對織物本身顏色影響要小,對提高色牢度方面效果要比較明顯。其次還需特別考慮固色劑對手感影響要小,應(yīng)選環(huán)保型固色劑。
4參考文獻
〔1〕杭偉明.環(huán)保固色劑G的合成機理和固色機理初探〔J〕.國外絲綢,1999,(5):37-39
〔2〕黃小華,程群,張嵐等.大豆蛋白纖維染色性能探討〔J〕.紡織學(xué)報,2004,(5):101-103
〔3〕吳冠英.染整工藝學(xué)(第三冊〔)M〕.北京:中國紡織工業(yè)出版社,2003,288-300.
〔4〕宋慶文,賈桂芹.大豆蛋白纖維染色性能〔J〕.印染,2002,(1):4-5
〔5〕梅士英,唐人成.再生大豆蛋白纖維結(jié)構(gòu)與染色性能〔J〕.上海染料,2002,(4):28-34
〔6〕周家偉.大豆纖維的染整加工性能〔J〕.四川絲綢,2004,(1):18-20
〔7〕胡毅,袁菁紅.大豆蛋白纖維的結(jié)構(gòu)特點及生產(chǎn)加工中的問題〔J〕.陜西紡織,2004(,3):5-6
〔8〕黃秀蔚,尹錫萍.大豆蛋白短纖維的前處理及染深色工藝〔J〕.印染,2002(,5):12-13
〔9〕王力民,任香,李錫軍等.大豆蛋白纖維織物的染整加工〔J〕.印染,2003(,2):13-15
〔10〕陳建宇,賴寶昆,陳文政等.大豆纖維/棉混紡織物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J〕.印染,2005(,12):15-17
〔11〕霍瑞亭,連清平.大豆蛋白纖維染色性能的研究〔J〕.紡織學(xué)報,2004(,5):104-106
<<上一頁[1][2][3]
相關(guān)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